中新社拉薩3月27日電 (記者 趙延)27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業部門獲悉,西藏林芝地區墨脫縣發現獼猴新種,因該種獼猴成年后具有穩定的臉頰部白毛特征,中國科學家將其命名為“白頰獼猴”。
這一獼猴新種是在由中國國家林業局、西藏自治區林業廳、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和影像生物調查所(以下簡稱“IBE”)組織開展的西藏第二次野生動物調查中發現的。
據了解,2014年,這個獼猴新種由IBE團隊的攝影師李成在墨脫境內發現并拍攝到。2015年3月,相關研究成果論文已經被國際權威靈長類研究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美國靈長類研究》雜志)正式接收并確認即將發表。
論文將“白頰獼猴”的模式產地定于墨脫縣格當鄉的崗日嘎布山。李成介紹,那里屬于墨脫自然保護區境內,當地江河與雪山交錯,極易造成物種分化。而且歷史上交通非常不便,即使如今,要抵達白頰獼猴的模式產地,仍要穿越螞蝗與蜱蟲遍布的叢林,攀爬一些危險的懸崖,考察過程異常艱辛。
西藏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宗嘎表示,該獼猴是否能稱之為新物種,還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鑒定和研究,但是這種獼猴在西藏的歷史上未被記載過,是此次野生動物調查中的最新發現。
墨脫縣生物多樣性豐富,素有“天然博物館”和“植物基因王國”之稱,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完)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