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博覽 > 人文 > 正文

收孤本存珍稀修破損 甘肅發掘保護一批戲曲劇本

甘肅省加快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專題】

發掘、保存、整理戲曲藝術遺產一直是我省戲曲藝術遺產保護的一項主要工作。我市秦腔博物館自開館一年多來,新征集、收藏了自上古、夏商周、秦代、漢代、三國、兩晉、唐代、五代、宋代、金元、明代至清代的劇目近50部。其中不乏孤本和許多早已遺失的劇目。省圖也對其收藏的164冊劇本進行了搶救修復。這些珍貴的戲曲遺存經過專家的重新整理、抄錄與修復,已獲得良好的保存環境。

秦腔博物館收集《洗耳記》等孤本劇目

秦腔博物館新收錄的有上古故事戲《洗耳記》、《收三苗》、《堯王訪閑》,夏商周故事戲《黃河陣》、《太和城》,秦代故事戲《六人齋》等。其中,內容為上古時期的劇目《洗耳記》在蒲劇中有所記載,為根據老藝人回憶記錄下的大體內容,但劇本已遺失。我市秦腔博物館新收購的《洗耳記》是對該劇本的首次發現。

劇本《收三苗》在陜西收藏有一本,但現收于秦腔博物館在甘肅唯一的一本。是一位天水人從老藝人那里收集而來。

據了解,我市秦腔博物開館以來收集的這些劇本,其中大部分將自己家藏的秦腔劇本主動交到秦腔博物館的。也有一些劇本是工作人員聽到消息后,不辭鄉間走訪、或向僅存數量不多的老藝人那里詢問、記錄而得。這些收集凝聚著他們辛勤的汗水。秦腔博物館李智告訴記者,現在,這些新找到的劇目已分批進行謄抄和電子錄入,有了一個恒久安全的棲身之處。

省圖藏本以皮影戲劇本最為珍貴

自1956年開始,我省就把搜集發掘、保存,整理戲曲藝術遺產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進行。這批戲曲抄本的來源有兩種:一是全省戲曲班社捐獻的“老箱底”積存,二是政府出資搶錄的舞臺絕本。2001年省戲劇藝術研究所將所搜集到的劇本交歸省圖收藏。其中有清代抄本175冊,明國抄本468冊。1949年以后整理記錄的傳統劇目522冊,復印本72冊。這些文獻大都是當年戲班子傳戲所用的劇本,所用大都為麻紙,在流傳過程中大多數都已嚴重破損。書寫字體也是五花八門。這些劇本中尤其珍貴的是皮影戲所用劇本。因為皮影戲有照本宜唱的特點,故流傳較少,更無印刷劇本,能流傳到今天十分難得。

日前,為了挽救秦腔劇本,省古籍修復中心根據破損狀況,運用傳統技法和現代科技手段,對省圖書館所藏的清代甘肅地方戲曲秦腔劇本(手抄本)開展了針對性的搶救修復工作,共搶救修復劇本164冊、6560頁,全部實行金鑲玉裝訂,并為修復好的戲曲劇本作了35個六合套。(記者安君吉平)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