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文化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甲午海戰(zhàn)“超勇”遺骸被發(fā)現(xiàn) 未來將打撈

黃海海戰(zhàn)前的“致遠”艦 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周德慶、李熙慧,原題為:《甲午海戰(zhàn)“超勇”遺骸被發(fā)現(xiàn)未來將打撈》

昨日,遼寧丹東大鹿島晴朗無云,月亮灣沙灘游客密集,前方的黃海大東溝海域,碧波一望無盡,海鷗靜靜飛翔。游客們或許不會想到,120年前,正是在眼前的這片海域,北洋水師與日本聯(lián)合艦隊展開了一場關乎兩國國運的大決戰(zhàn)。

5個小時的黃海大海戰(zhàn),北洋水師“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艦沉沒,700多名官兵血染黃海,其中,愛國將領鄧世昌的事跡廣為人知。現(xiàn)在,鄧世昌雕像、“鄧世昌墓”和“甲午海戰(zhàn)無名將士墓”成為島上的一景。

然而,同樣壯烈的閩籍英烈,如今在島上卻沒有他們的墓碑,“經遠”管帶(艦長)林永升、“超勇”管帶黃建勛、“揚威”管帶林履中皆在此戰(zhàn)中殉國,他們與日艦血戰(zhàn)之英勇與慘烈,絲毫不亞于鄧世昌和他的“致遠”艦。

本報特派記者昨日登上大鹿島,重訪1894年的這場血戰(zhàn)。

無名烈士墓記錄當年戰(zhàn)事

大鹿島位于大東溝海域的西南端,距離陸地大約40分鐘的船程。正值旅游旺季,每天有上萬名游客上島,涌向當?shù)刂脑铝翞吃觥?/p>

在摩的師傅的帶領下,記者直奔“甲午海戰(zhàn)無名將士墓”和“鄧世昌墓”。《甲午風云》、《北洋水師》等影視作品,讓“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愛國名將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別是“致遠”艦頂著日艦瘋狂炮火,毅然撞向“吉野”的過程,觀眾早已耳熟能詳。

離墓地約百米,路兩旁懸掛著數(shù)十面“勿忘國恥”、“緬懷先烈”等彩旗。拾階而上,數(shù)十束菊花恭敬地擺在“鄧世昌墓”前,左側的“甲午海戰(zhàn)無名將士墓”前,同樣余香未盡。

“海戰(zhàn)時,大鹿島居民聞炮聲如沉雷震天,望濃煙如黑幕蔽空。”陪同的摩的師傅介紹,海戰(zhàn)結束的第二天一早,島上的沙灘上,漂來了不少北洋水師官兵的遺體,經過收斂,一共13具,村民商議后,葬在島的東側山麓。

而“鄧世昌墓”的由來,則有更為傳奇的說法。碑志記載,1938年6月,日本打撈“致遠”艦,從大連雇了名潛水員王緒年。王緒年下水后,在“致遠”艦的指揮艙中,發(fā)現(xiàn)一具殘骸,斷言此乃“鄧大人”的尸骨。第三天,王緒年下水后,趁日軍不注意,偷偷將“鄧大人”尸骨帶上岸,后會同村民將其葬在“甲午海戰(zhàn)無名將士墓”旁。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