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6月11日,河南省滑縣煥永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聯合收割機在麥田里搶收小麥。畢興世攝(新華社發)
本報聊城6月15日電?。ㄓ浾吒咴撇牛┨鞖庋谉?,山東省東阿縣牛角店鎮牛中村種糧大戶張義松正張羅著替別人代收小麥。“俺家的麥子已割完了,今年又是大豐收!”從農業部農情調度和各地實打實收情況看,目前,全國夏糧收獲已過八成,豐收已成定局,夏糧收成有望再創新高。
從夏糧產量構成因素分析,一是面積穩中略增。預計達到4.15億畝,比上年增加100多萬畝。二是單產穩中有升。專家分析,小麥產量構成三因素中,畝穗數是增加的,穗粒數穩中略增,千粒重略有下降,總體算賬,單產是增加的。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此間“三夏一線”考察時說,在去年夏糧大幅度增產的基礎上,今年能夠實現繼續增產,主要得益于政策穩定、科技強化和防災有力。國家公布繼續實施小麥最低收購價并保持價格穩定,繼續實施小麥“一噴三防”等關鍵技術補助政策;及時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大力推進科學防災減災,特別是加強病蟲害的防控,實現“蟲口奪糧”。此外,今年氣象條件較好,利于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特別是旱地麥長勢明顯好于往年。
今年夏糧豐收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在“調”字上加力,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市場需求量大的強筋小麥面積比例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二是在“轉”字上加勁,大力開展高產創建,推廣綠色增產技術模式,控藥、控肥、控水,實現高產高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
夏糧豐收到手,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從目前情況看,春播糧食面積穩定,夏播有序推進,秋糧生產有個好基礎,但受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夏秋季可能出現“南澇北旱”。農業部要求各地科學研判,積極應對,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努力實現全年穩糧增收的目標。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