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10日此間舉行的“文物保護與博物館建設”國際博物館館長高峰論壇上透露,上海博物館東館已經正式立項審批,計劃建筑面積為10萬平方米,比現有的上海博物館3.93萬平方米的面積有了很大擴展。
楊志剛以《科技和人文互動,東館與本館并舉--上海博物文物保護再出發》為題,在論壇上進行了演講。他表示,坐擁東西兩館的上海博物館,將力求成為“世界頂級的以中國古代藝術為主的博物館”,構建以中國古代文化主題為核心的展陳體系,突出書畫、工藝藏品優勢,與西館以青銅、陶瓷為重點的中國古代藝術專題陳列相互呼應。
據悉,籌建中的上博東館將成為一個集中國古代藝術收藏展示、古代文化教育、古代文化研究與交流及公眾文化休閑娛樂的開放性公共平臺。該館將首次設立開放式文物保護修復陳列,通過現場展示方式,展現書畫裝裱和青銅、陶瓷器修復的工藝過程,使觀眾可以直接看到文物修復工作的實際情況,讓過去深藏于博物館背后的這一重要功能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
據了解,上博東館將選址浦東核心區域,如果審批過程順利,預計于明年開工,2020年左右建成開館。
此次“文物保護與博物館建設”國際博物館館長高峰論壇云集了海內外數家知名博物館的館長和負責人。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館長史蒂芬·馬丁、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館長佐佐木丞平等,就博物館的保護和利用、展望與規劃等進行了詳盡闡述。
記者 鄒瑞玥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