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眾在街頭抗議新安保法案的通過
北京時間9月19日凌晨,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以執政黨等的多數贊成表決通過了系列安保法案。這意味著安保法案正式升級為法律,日本政府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
眾所周知,安倍政府最初想表現出民族的姿態,讓在野黨和日本公眾充分討論新安保法案,但令其始料不及的是,在野黨和民眾反對的呼聲日益高漲,反對的比率由初期的40%多,增加到了將近70%,安倍內閣的支持率也大幅度下挫。如此情況,如果持續下去的話,不僅政府的形象將要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可能爆發政權危機,直接威脅到安倍及其自民黨的統治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安倍政府拋棄了過去那種大度的民主外衣,想盡快讓新安保法案在參院得以通過,防止夜長夢多,繼續導致內閣支持率的下降。
但是,新安保法案的通過,卻將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威脅到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
第一,新安保法案使日本內閣及其首相可以輕易向海外派兵,而不需要經過國會的討論與立法。這將導致在亞太地區乃至世界上,在發生某種事態之時,日本可以輕易地出動自己的武裝力量,這種以武力對于世界和地區事態的干涉,盡管可能會有正面效果,但更多的恐怕是負面因素。就像美國打伊拉克戰爭,出兵阿富汗,干涉利比亞一樣,現在,類似的地區已經處于極其動蕩,分化的狀態,民不聊生,造成了大量的難民潮,人道主義的災難將要長期存在,加劇了地區和世界動蕩的因素。
第二,新安保法案將使日本有權力卷入第三國的戰爭,并且打著支援他國的名義。日本是一個經常打著公益旗號,干著自私自利勾當的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趁著德國無暇他顧的時候,進攻青島,迫使德國守軍投降,而目的就是為了搶奪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不但沒有增進中國人民的福祉,反而比德國更加兇狠的掠奪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以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義侵略和奴役亞洲國家,造成了眾所周知的諸多傷害。日本現在獲得戰爭權力,對于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都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日本很有可能打著某種美妙的旗號,參與或發動戰爭,而實際上卻干著自私自利的勾當,這很可能對地區國家和亞太和平環境,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乃至威脅。
第三,在日本獲得對外交戰權,日本接下來的一個步驟可能就是擴軍備戰,這將給日本周邊國家和亞太地區帶來不安,直接導致亞太地區軍備競賽的出現。就日本自身而言,正像民主黨一些領導人所指責的那樣,日本在解禁集體自衛權以后,很有可能將目前的募兵制改為征兵制,擴大自衛隊的規模,但其實日本獲得一些更尖端的武器,這對于整個東亞和亞太地區而言,一個過去曾經有過發動侵略戰爭前科的國家,再次擁有了重新武裝強大的武備,同時也擁有了對外交戰的權利,由此,增加了亞太地區的威脅因素是不言自明的。
(周永生,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博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