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屆金馬獎近日于臺北公布入圍名單,萬瑪才旦導演的藏語電影《塔洛》獲得4項提名,包含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獎和最佳攝影獎。作為這部電影的制片人王學博,已是第二次護航電影勇闖金馬,去年他擔任制片人的電影《錘子鐮刀都休息》獲得金馬獎最佳短片獎。
“萬瑪才旦導演的作品思想深邃,又很自然,平靜中暗流涌動。”王學博說,“優秀文藝片最大的魅力是能讓觀眾感受到情緒上的震蕩變化,讓他們體驗不同人生的真情實感,《塔洛》就是這樣的電影。”
入圍金馬之前,電影《塔洛》已入圍今年的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9月4日在威尼斯電影宮全球首映并獲得廣泛好評,隨后又被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和第34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選中。
《塔洛》講述了一位單純的牧羊人遇到愛情卻迷失自我的故事:單純質樸的牧羊人塔洛在縣城辦理身份證時邂逅一位理發店女孩,從未經歷過愛情的他無可救藥地愛上這個女孩,一心想帶女孩看看她向往的“外面的世界”,不料塔洛慘遭背叛并被騙走所有錢財。人財兩空的塔洛迷失了自我,最后帶著悔恨和糾結自我懲罰。
王學博認為,整部電影看似是一個故事的開頭,有種未完待續的感覺,從多角度去詮釋塔洛的悲劇,而導演處理的平靜且冷峻,沒有用力渲染,讓細節更有味道。
一定要很喜歡才能做好一部電影,這也是王學博選擇做《塔洛》制片人的原因。作為制片人,他體會最深的就是信任:“因為我是導演出身,比較知道導演想要什么,比如開拍前,我寫了很長的拍攝的建議,最后寫道只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我們沒有太多關于創作上的討論,因為藝術電影很大程度上在于表達和導演的風格,不宜干涉太多。”
制片方面,導演也是把想要的告訴他,他再想辦法滿足導演的需求。王學博說,這種相互信任,分工明確的工作狀態讓人舒服,相互配合,又各自都有很大的空間。
在這樣良好的合作氛圍里,雖然項目遇到過資金嚴重不足等困難,王學博還是表現出來較強的處理能力,與整個團隊配合努力,最后如愿讓電影《塔洛》順利完成。
王學博除了電影制片人的角色之外,也是一位青年新銳導演,今年開始籌拍自己打磨多年的劇本《清水里的刀子》,劇本根據獲魯迅文學獎的同名小說改編,已獲得少數民族劇本大賽最佳劇本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