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閆河村村民提起他們的村支書縣希元時,總說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支書。他擔任村支書30年以來,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但他從來不提。撫今追昔,往事如煙。在他的帶領下村上 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閆河村在98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使他贏得了村民的贊譽和上級的肯定。由于工作太多太累,自己又擔任多年的村支書。為此,他曾萌生退意,但為了村里的發展,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很快放棄了這種想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充分調研村情和市場的情況下,重新調整工作思路和產業格局,取得了一連串令人驚喜的成績。同時,他所經營的海通鋼構公司,以誠實守信為本,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全市著名的民營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群眾心中的“主心骨”
作為閆河村黨支部書記的縣希元,早已成為群眾心中的“主心骨”,他從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入手,整合保持農村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建立的各項制度,鞏固擴大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爭先創優活動為契機,先后帶領群眾建果園520畝,修建186米長的閆河大橋,建設三級提灌節能節水工程兩處,為268戶村民安裝自來水,修建村學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把一個83年人均純收入不足400元的窮村變成了現在人均純收入3104元的富裕村,在他的帶領下,不斷推動經濟工作上臺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誠實守信“平常心”
縣希元同志1984年創辦了天水海通鋼構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起初經營比較困難,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面對其他公司一夜暴富的情景,他以一顆平常的心,始終堅持誠實守信經營,不斷將企業做大做強,現在的海通公司,已成為全市民營企業的領頭羊。2013年產值達到2600萬元,解決城鎮下崗職工就業60余人,殘疾人就業8人,農村務工人員就業120人。在前些年金融危機發生后,公司經營受到影響。但他堅持誠信為本,沒有辭退一名工人,沒有給任何人降工資,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也使公司盡快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時,海通公司也被市工商局評為2007年-2009年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市消費者協會2008年誠信單位,農行甘肅分行2008年AAA級信用企業,秦州區人民政府2009年先進納稅企業。
捐款不忘“引路人”
縣希元同志現在富了,但他致富不忘“引路人”,時常說“自己做為一農民能有今天的富裕,黨和國家是我們的引路人”。他要回報社會,用實際行動來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高尚的人生境界,為社會踴躍捐款。1997年為修建閆河小學教學樓和更新桌椅捐款86000元,1998年至2000年為村上水利建設,修建公路捐款48000元,1994年至2000年為七里東派出所建車庫捐款8600元,1998年至2006年為扶助本村貧困農戶捐資18000元,2008“5.12”地震發生后,他第一時間為災區捐款84000元,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他在第一時間為災區積極捐款38000元,捐物折價86000元,共計124000元。20余年來共為本村本區域的文化教育、水利公路、社會治安扶貧助學等公益事業捐款累計30余萬。這些簡單的捐款數字,成了縣希元同志人生最為寶貴的財富,也為其他人做出了良好的榜樣。
為民鋪就“幸福路”
“幸福的生活不是信手拈來、唾手可得的,只有那些真正付出的人,才能贏得幸福的青睞”。縣希元同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縣希元同志的最大心愿就是為了讓全村人過上幸福寬裕的日子。2005年帶領群眾建成閆河小學電教樓一幢420平方米,極大地方便了村內兒童入學。閆河村地處北山區域,村莊依渭河而建,地勢較低,由于近幾年雨水較多,時常沖毀渭河河堤,危及村民生產和生活安全。縣希元同志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多方奔走,充分發揮自己誠實守信地個人威信想法設法籌措資金40多萬元,及時修復了被沖毀的360米河堤,讓群眾感到非常滿意。同時,他還是個熱心人,每年春節期間,都要組織舞龍隊參加全市春節文化活動,并且在村內巡回演出,讓群眾度過祥和、快樂的春節,深受群眾好評。
縣希元同志不畏艱辛,不辭勞苦,多方爭取資金,充分利用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時機,采取村集體籌資,融資等辦法,硬化了村莊道路,綠化村巷道,荒山造林5萬多株。利用近郊優勢,大搞新農村建設,改善村民人居環境,初步形成了山川秀麗,村莊整潔的閆河新村。
他本人也多次獲得上級表彰和獎勵,1989年獲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99年獲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市民標兵”榮譽稱號,2002年被評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被秦州區委評為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連續當選為四屆、五屆、六屆、七屆人大代表,2008年當選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2010年被玉泉鎮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12年被秦州區評為優秀支部書記,2014年被區人大評為優秀代表。
“黃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h希元同志雖然已年近花甲之年,但他仍精神矍鑠,樂自不疲,對未來充滿信心。一個全新的閆河新農村將在他帶領下展現在人們面前,屹立于秦州大地。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