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麗) 隨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心理輔導室的作用日益突出。記者10月28日從寧夏教育廳了解到,今后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必須設置心理輔導室和功能室,并至少配備1名以上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各初中和小學要逐步建立心理輔導室,有條件的配備專職教師,無專職教師的,要配備經過專門培訓的兼職心理輔導教師。
據悉,中小學校心理輔導室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健康成長,幫助教師自我心理調適,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協助家長教育子女,為社區提供咨詢和服務。要掌握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定期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檢測和分析,及時發現需要給予特別幫助的學生。同時負責向學校提供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信息,及時提出改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或建議。對有輕度心理問題的學生按專業規范進行個別輔導和小組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困擾。在校內開展教師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為家長提供教育子女建議、咨詢和幫助,幫助社區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人際環境。
中小學校心理輔導室的建設要根據本校心理輔導的需要(服務對象多少,服務范圍大小等)和實際條件來確定。如果學校條件比較好,可以建設包括心理咨詢室、心理測量室、心理活動室、心理閱覽室等比較完整的、功能較全的心理輔導室。條件不具備的學校,暫不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已建起心理輔導室(如預備心理輔導室)但沒有專業教師的,只能從事非咨詢性質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不能冠以“輔導室”或“咨詢室”名稱,可采用心語室、知心屋、談心室、聊天室等名稱。小學心理輔導室要避免以“輔導室”或“咨詢室”命名,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年齡特征,采用親切、活潑的語言如“溫馨小屋”、“快樂方舟”等鮮活的名稱。
學校心理輔導室要在學校主管校長領導下,由專人負責管理,制定工作計劃,并納入學校教育整體計劃之中,同時還要接受所在市、縣(區)心理健康教育教研部門的業務指導與檢查。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