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人民日報:想讓民眾生二孩 配套措施還需更給力

“二孩”媽媽曬賬單:兩個娃兩年花了近10萬截圖

“二孩”媽媽曬賬單:兩個娃兩年花了近10萬

時長:7'39''

播放:3090

來源:騰訊視頻

“二孩”媽媽曬賬單:兩個娃兩年花了近10萬關閉自動播放相關專輯 推薦視頻: 收起視頻

正在播放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了,生,還是不生?一邊是國家人口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鼓勵生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一邊是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對生育二孩不“感冒”;過去是“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生”,現在是“給條件鼓勵支持也不生”。有數據說話,目前上海進入婚育年齡的女性90%符合雙獨或單獨政策,但申請二孩的比例還不足5%。

那么問題來了,年輕人為什么不生二孩?

不想生。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執行多年,“只生一個好”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生育文化、生育傳統都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多子多福”已經變成“集中力量養好一孩”。更重要的是,隨著社會進步和個人生活水平提高,“防老”已經在“養兒”動機中退居后位。

生不起。全面二孩的政策一出來,就有人算了筆聳人聽聞的賬,在北京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就業需要花費276萬……賬算得未必準,卻很說明大多數人的感受。奶粉、紙尿褲、衣服、食品、日用品、醫療……每月幾千元的幼兒園托費、五花八門的教育費都是剛需,年輕人吐槽養兒成本高,雖難免有些夸張,但卻不算矯情。

不敢生。有人說,兩個字就能擊垮二孩夢:“誰養?”職場媽媽被家庭和工作夾擊,猶如風箱中的老鼠——一邊是滿懷歉疚和陪伴孩子的渴望,一邊是事業上升期想實現自我的雄心勃勃。請保姆?相當于家庭收入砍一半;求老人幫忙?自己未必忍心老人也不一定情愿;辭職在家帶孩子?怎么都有點不甘心。如此,養大一個孩子實屬不易,再來一遍?對很多人來說,想想都怵。

全面二孩政策一發布,很多領域都在躁動不安。除了母嬰產業、教育產業、房地產業的利好變化,最明顯的是女性將來受到的就業歧視被進一步放大。一家用人單位雇傭一個年輕未婚未育女性,婚假、一二孩產假、兩次懷孕對工作造成的影響加在一起,實在不容小覷。因此,盡管三令五申禁止就業歧視,但隱形歧視仍無處不在。原因很簡單,本應由全社會共同承擔的生育成本,轉嫁給了用人單位;本應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的育兒成本,壓到了女性肩頭,如何能夠不歧視?

弄清了癥結,方能對癥下藥。要想讓大批本就符合“雙獨”“單獨”政策乃至“全面二孩”政策的年輕人“回心轉意”,響應國家號召,再生育一個子女,相關配套措施還需要更加給力。

因為保姆成本增加等原因,全職媽媽勢必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與很多發達國家不同,在我國,放棄工作、回歸家庭意味著游離于“強勢”社會保障體系之外,只能得到微薄的補貼,這讓很多人對全職媽媽視若畏途。此外,延長法定產假、發放嬰兒成長金、牛奶金,有困難的家庭可以申請特別補助、根據雇傭育齡婦女的情況給予用人單位一定補貼等,都有助于鼓勵人們“放心生”。

有專家直言,放開二孩在中國現行法律框架保障體系下會讓女同胞處境更艱難。目前,我國的婚姻法、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等,在保障婦女權益方面尚顯不足,一味追求“利益對等”,其實是對女性的不公平。因為懷孕哺育等天然因素,女性在婚姻中的顯性成本、隱性成本遠高于男性,很多年輕女性拒絕二孩,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男人因為二孩也付出相應的代價時,女性就不會顯得那么‘賠錢’了。”一位社會學家如是說。

人們的生育觀念也需要再次轉變。有專家指出,女性最佳生育數量是兩個,生育兩個孩子,可以有效減少失獨等帶來的風險。而“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手足”,多一個孩子,孩子之間可以彼此陪伴,在將來父母年老時,也可以一起承擔養老的重擔。

怎么樣,你心動了嗎?二孩,生起來!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