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天,本市的空氣質量均為污染,其中14、15日為重污染,敏感人群最好做好自我防護。昨天,市環保監測中心發布未來五天空氣質量預測,空氣質量均不太樂觀,不過尚達不到重污染紅色預警水平,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等緊急措施預計不會啟動。
擴散條件持續不利
市環保監測中心昨天發布消息,近期本市污染擴散條件持續較為不利,氣壓較低,中低空濕度持續較大,接近飽和,同時風速較小,預計未來五天將經歷連續污染過程。
其中,11月11日至12日,預計本市空氣質量處于中至重度污染水平,13日受偏東風明顯增大及可能的降水影響,預計處于中度污染水平;14日至15日受高濕度及強逆溫影響,預計空氣質量可達重度污染;16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污染擴散條件較為有利,空氣質量轉好。
昨天,空氣透明度特別不好,有些市民認為是污染物很高導致的。但從污染物濃度監測數據來看,昨天本市的PM2.5濃度為100多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中度污染。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解釋說,能見度主要與濕度關系較大,最近幾天本市濕度大,能見度不太好。
污染源排放是主因
張大偉介紹,本市的污染源排放是導致此次污染過程的主要原因,此外受華北部分區域靜穩天氣影響,濕度大,風速低,污染擴散條件差,加上進入冬季供暖季燃煤污染的疊加作用造成的。
張大偉還表示,近期東北地區的污染對北京幾乎沒有影響,這主要是因為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中間隔著燕山山脈,加上氣流不同,“東北地區的污染要么向下走影響大連和海上區域,要么向東走,到不了北京?!?/p>
紅色預警預計不會啟動
市環保局應急管理處處長王斌介紹,近期天氣狀況與去年情況相同,但實際監測結果為輕到中度污染,沒有達到五級重污染。從近三年來看,2013年、2014年空氣重污染天數分別為58天、45天;2015年至今,發生空氣重污染21天,比2014年同期減少17天,重污染天數下降明顯。
污染天數的減少說明本市的減排效果開始顯現,張大偉也表示,在同等的條件下,本次污染過程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個級別,“目前PM2.5濃度400-500微克/立方米的時候都少見了,峰值一般在200-300微克/立方米,未來峰值濃度會進一步降低。”
王斌表示,此次污染過程中,有一天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因此達不到啟動重污染紅色預警的條件,所以預計不會啟動紅色預警,也就不會啟動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