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上海 > 正文

上海鼓勵緊急現場救護 對患者造成傷害政府賠償

遇到突發事件,如何鼓勵更多人參與街頭急救,公眾無償參與急救萬一失手又是否可以免責?面對本市急救醫療服務面臨的諸多挑戰,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將獲得法律保護,有望讓“好心人不再受傷”。

昨天,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市衛計委主任沈曉初介紹,目前,全市院前急救機構包括1個市急救中心和9個區縣急救中心,下設急救站127個,共有救護車668輛,急救從業人員2300余名。2014年,本市院前急救有效呼叫受理數71.4萬件,出車數64.2萬次,救治57.8萬人次,行駛總里程1343.2萬公里;全市設有急診科的醫療機構為107家,2014年提供急診服務1500萬余人次。然而,隨著本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急救醫療服務面臨諸多挑戰。

救護車應專車專用

條例草案涉及院前急救醫療服務、院內急救醫療服務、社會急救、保障措施、法律責任等內容。為提高院前急救服務能力,使市民能夠及時有效獲得院前急救醫療服務,條例草案規定,本市根據區域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地理環境、交通狀況以及業務需求增長情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院前急救機構救護車配備數量;具體配備數量由市衛生計生部門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同時,規定救護車的標志、名稱及裝備標準,強調救護車應當專車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救護車開展非院前急救醫療服務活動。

在規范院前急救呼叫受理和指揮調度方面,條例草案明確,本市設置的院前急救呼叫受理和指揮調度中心,實行24小時急救呼叫受理服務,統一受理全市急救呼叫,合理調配急救資源。院前急救應當遵循就近、就急以及滿足專業治療需要的送院原則;患者或者其家屬要求送往其他醫療機構的,院前急救人員應當告知其可能存在的風險,并要求其簽字確認;在患者病情危急、有生命危險以及疑似突發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等特殊情形下,一律由院前急救人員決定送往相應的院內急救機構。

鼓勵緊急現場救護

在“社會急救”是否能在此次立法中獲得相應保障的問題上,條例草案明確:鼓勵緊急現場救護。鼓勵經過培訓、具備急救技能的市民,對急危重患者按照急救操作規范實施緊急現場救護;在配置有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急救器械的場所,經過培訓的人員可以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急救器械進行緊急現場救護。同時,強調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因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對患者造成損害的,經過合法程序認定,由政府予以補償。

在作條例草案的審議意見報告時,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施榮范表示,委員會認為,條例草案明確了社會急救中緊急現場救護、急救器械和人員配備、急救知識培訓等,體現了上海地方特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過,對于“行為人實施緊急現場救護的行為,如對患者造成損害的,經過合法程序認定,由政府予以補償”這項規定,委員會認為對施救者的保護力度仍然不足,會造成施救者畏首畏尾,心存顧慮,不敢施救,錯過搶救時機,最終可能損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為此,委員會建議修改為“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對患者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法律責任”,進一步強化對施救者的法律保護。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