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7日電 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16日在美國公布,中國天河二號毫無懸念地連續第六度稱雄。根據國際TOP500組織的幫當,第一名天河二號的浮點運算速度為每秒33.86千萬億次,第二名美國“泰坦”為17.59千萬億次。三至五名依次為美國“紅杉”、日本“京”、美國“米拉”。
這5臺超級計算機的“座次”自2013年6月以來就沒有變化。這次榜單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大陸的超級計算機上榜數量激增,從半年前上一期榜單的37臺增至109臺,甚至比歐洲的總數107臺還要多,而美國201臺的入圍數量,雖然相對其他國家優勢依舊明顯,但已降至該榜單自1993年發布以來美國的最低水平。
中國超算能力緣何增長這么快?美國在這個領域開始衰落嗎?世界超算格局會不會在近期內變動?
對于中國超算的搶眼表現,排行榜主要編撰人、美國田納西大學計算機學教授杰克·唐加拉對新華社記者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中科曙光、聯想和浪潮三家公司的緣故,其中高性能計算機生產商曙光提供了大部分的系統。
在此次榜單上,曙光的系統入圍49臺,已超過傳統巨頭IBM的45臺,僅次于惠普的156臺與克雷的69臺;聯想去年收購IBM的X86業務,也加入高性能計算生產商行列。榜單中,聯想的系統有25臺,此外一些原本屬于IBM的系統現在改標為IBM/聯想(9臺)與聯想/IBM(5臺)。浪潮有15臺入圍。
TOP500組織的一份聲明寫道:“隨著多家中國生產商在高性能計算機領域變得更活躍,中國作為生產商正在分割這一領域更大的份額。”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超級計算實驗室負責人陳子忠認為,這一進步“是中國計算機專家長期努力的結果,也是中國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體現,這表明中國與美國在綜合國力上的差距越來越小”。
也應注意的是,過去幾年有聲音批評說,中國一些地方超級計算機發展過熱,或者利用效率不高。唐加拉對此的看法是,超級計算機是一種復雜工具,需要對人員進行培訓才能有效利用,“這一過程需要時間”。
陳子忠認為,中國在超算領域沒有過熱問題,但存在不平衡問題。他說,盡管中國在超算的硬件上與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小,但中國在超算的軟件研制、應用開發和人才培養方面相對滯后。超算軟件人才的不足是導致部分超算硬件利用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
還有人可能要問:隨著中國天河二號連續多次稱雄全球超算500強榜單,今年年初美國政府曾把與超級計算機相關的4家中國機構列入限制出口黑名單。為什么禁令出臺后中國入圍數量不降反升?
陳子忠解釋說,禁令只適用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家超級計算機長沙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機天津中心和國家超級計算機廣州中心,并沒有禁止中國整個行業用美國的芯片。
其實,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公司一名發言人當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不解,因為并沒有什么超算專用的芯片,天河二號使用英特爾的至強(Xeon)處理器和Xeon Phi協處理器,這是非常普遍的產品,全世界的電腦商店都可以買到。
唐家拉當時也說,“美國政府試圖遏制高性能計算機在中國的發展,但禁令很有可能會加速‘中國設計’芯片的研制”。VR WORLD網站當時在報道中分析說,中國會因此加速芯片技術的發展,到時英特爾會是更大的輸家,然后就是美國自己了,“美國將會失去在中國高端高性能計算方面的那一點點影響,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的意圖可不僅僅在于遏制競爭對手,更具野心的是,美國在加緊部署,誓要奪回超算榜首位置。今年7月,美國啟動“國家戰略性計算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建造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計算速度達到每秒100億億次,比現在的天河二號還要快30倍。此前,美國還宣布在2017年左右建造數臺速度是天河二號3到5倍的超級計算機。
陳子忠表示,中國如果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計劃,中美在超算領域的差距將會拉大。“雖然美國在TOP500榜單的系統數目并不會大幅增加,但美國在超算領域的綜合實力會更加強大,領導地位會更加牢固,最快的超算系統也會很快重回美國”。
他建議,為保持中國在超算領域的競爭力,中國需要研發自己的高性能芯片,開發自己的超算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并加強超算人才的培養。(記者林小春、編輯張忠霞、楊駿,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