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國大選已經鳴槍,奧巴馬距離任期結束只有一年多時間。現任政府將留下哪些外交遺產?美國政壇又將如何重新洗牌?
對于美國的外交政策,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倪峰概括為“一個不變,一個老變”。他表示,二戰結束后,美國“維護領導地位”的對外目標基本不變;但是歷屆政府實現目標的手段各有千秋。奧巴馬政府上臺后,面臨嚴峻形勢,美國實現目標的能力與設定的目標之間落差大,但奧巴馬政府“克制”、“收縮”的外交政策仍給美國外交留下了突出痕跡。
倪峰將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總結為十點表現,分別為開展巧實力外交,改變美國形象;重返經濟優先的原則;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但形勢難言樂觀;加強與盟友間協調合作;熱點問題上采取非常規軍事手段;提高出兵門檻;縮減國防預算;推動全球治理機制的變化;運用外交手段與傳統對手建立聯系;地緣戰略轉向亞太地區。
在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前所長宮力看來,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雖然有收縮,但是不到位,處理大國關系乏善可陳。宮力認為,奧巴馬政府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擺脫“冷戰思維”,重返亞太戰略是一個失誤。亞太一直發展和平、經濟活躍;美國打亂了它的地區秩序,發力也超過了自身實力。
清華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周琪指出,雖然美國國內認為奧巴馬政府在外交方面確實取得了成就,包括逐步結束兩場戰爭、實現美古和解、簽訂伊核協議以及與中國達成氣候變化協議等,但對其成就的評價卻普遍不高。另外,奧巴馬政府在外交上出現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伊斯蘭國”的嚴重危害沒有及時被發現并制止;敘利亞內戰導致的難民危機,從長遠來看,可能成為文明沖突的潛在因素。
周琪認為,奧巴馬政府的外交遺產能否延續,取決于美國大選的結果,共和黨一旦上臺,這些遺產可能會付之東流。“但共和黨贊同亞太再平衡戰略,因此無論是哪個黨派贏得大選,美國都會繼續執行這個戰略。”(作者 郝斐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