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精準扶貧的甘肅路徑】扶貧苦地漸成投資熱土(2)

扶貧改革效應由微而巨

  面對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基礎條件薄弱、財力匱乏的現狀,如何推進精準扶貧?甘肅省經過認真研究、精準設計,推出“1+17”扶貧政策,改革與扶貧相關的各方面工作機制,在外力拉動的同時,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

  資本大戶進軍貧困地區,曾有許多顧慮。如一次性投入過大,回報周期長,以及當地產業配套能力低等。以問題為導向,從細節入手,臨洮縣主動推進26項“微”改革,尤其是通過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引導貧困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生產工具、農業設施等參股到合作社、龍頭企業,政府統籌投入的扶貧資金折股量化到貧困戶。

  在臨洮縣三益村,“躍雅森農莊”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僅僅一年半,1.2萬畝荒山得到徹底改造,動力電、自來水、水泥路陸續上了山。貧困戶的扶貧貸款被打包入股合作社。貧困戶根據家庭能力,從合作社認領蔬菜大棚及其他項目,只需做好日常管理,其余交由合作社進行統一規劃和營銷。2014年,在合作社的分紅和打工收益讓貧困戶人均增收5000多元。

  “120多貧困戶徹底告別了行路難、吃水難,1000個現代農業大棚建起來,實現了傳統扶貧6年才能達到的效果。”臨洮縣扶貧辦工作人員說。

  同樣得益于改革,天水市清水縣將給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政策“轉移”到龍頭企業,既推動了企業的落地,也通過企業拉動的方式加快了貧困戶脫貧的步伐。

  這些改革看似切口很小,但效果由微而巨,喚醒了“沉睡”的資源、閑置的資產,既降低社會資本進入扶貧領域的門檻,又分散了農戶經營的風險,而且使貧困戶享受到資源和政策收益,并在自覺融入大市場、大生產中改變自己的命運,先富帶后富成為現實。

  惠民生擴需求補短板促發展

  在甘肅省新一輪精準扶貧中,水、電、路、房等長期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短板成為政府扶持解決的重點,生產生活條件得以改善的貧困戶,釋放出的需求也吸引了有眼光的企業。

  “這是我們新研發的‘節水型高壓廁所’,不僅方便耐用,還比土埋法節省了一半的資金。”在臨洮科技產業園顧地科技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展品間里,項目負責人說,這一產品就是公司專門針對“農村改廁工程”研發的。

  隨著自來水入戶,改廁成為趨勢。“未來貧困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改廁需求,政府又支持這樣的公共項目,目前已有四五個縣的負責人前來洽談合作。”而這僅僅是扶貧給顧地公司帶來的研發靈感之一。

  武威市天祝天禾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福建客商投資的大型海鮮菇工廠化生產企業,總投資1.4億元。企業負責人曾寶成告訴記者,之所以來當地投資建廠,一是看中了當地蘑菇種植的自然環境,二是受到當地土地流轉等扶貧政策的吸引。同時隨著小城鎮的建設,當地的消費市場也非常可觀。(半月談記者 姜偉超)

上一頁 1 2下一頁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