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部商報報道(記者 祁瑞龍)昨日,記者從省工信委獲悉,日前省工信委向各市州工信委及有關企業下發《關于貫徹落實<中共甘肅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意見》(下稱《意見》)。據悉,2016年省級財政預算安排3億元作為我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啟動資金,積極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發展母基金同比投入,并按1:3的比例從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國有和民營企業等募集資金,利用3年時間,使基金規模達50億元。
重點推動10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根據《意見》,我省將重點推動石化通用裝備、新能源裝備、電工電器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節能環保裝備及產品、農機裝備、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新材料和有色金屬深加工1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和潛力產業快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省工業發展將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公共安全應急裝備和產品、通用航空產業、PX(對二甲苯)及相關產業鏈、核產業六大產業作為主攻方向。
我省將發展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專用汽車和低速汽車,加快建設吉利汽車蘭州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蘭州金川科技園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推動中國中車股份公司在蘭州新建新能源公交汽車生產線項目,帶動我省鋁型材和電池等相關產業發展。發展城軌車輛組裝制造及各類車輛運維保養,支持開發適應高海拔、凍土、沙漠地區軌道交通裝備,新一代綠色智能軌道交通裝備系統,城市輕軌裝備、現代智能化有軌電車等,打造中國中車股份公司西北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服務基地、西北區域總部基地和向西開放開發戰略基地。
推廣蘭州市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經驗,推動中國中車新能源汽車在省內城市公共交通、物流、環衛、郵政、公務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支持中車在蘭州布局建設電動公交大巴生產線和充電設備制造項目,建成新能源(純電動)客車生產基地。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新能源汽車、一手車的貸款首付比例,合理擴大汽車消費信貸。
力爭每年制造業新增工業增加值100億元
加快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型煤化工、現代服務業等8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和信息技術等五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面向絲綢之路沿線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現代服務型制造業基地。力爭每年全省制造業新增工業增加值100億元(按現價計算)以上。整合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建立工業轉型升級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吸納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爭取國家層面支持,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支持16個重點產業發展,推動我省制造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此外,我省將著力打造天水、平涼、蘭州、張掖、嘉峪關、敦煌和甘南等7個旅游房車宿營地建設項目。
加大對省級政策性擔保機構的資本金注入
在支持融資擔保業發展方面,我省力爭實現政策性擔保機構全省縣域范圍內全覆蓋。此外,將加大對省級政策性擔保機構的資本金注入,每年省財政注入2億元資本金,連續三年,總資本達到15億元,增強資金實力,擴大擔保能力。爭取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延伸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推廣大型制造設備、生產線等融資租賃服務,積極發展面向小微企業的融資租賃業務,引導民間資本加大投入。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