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文化 > 傳統文化 > 正文

三峽民間故事家易行禹:逗笑的“十八般武藝”

易行禹坐在火塘旁講故事。郭曉瑩/攝

易行禹在農家小院里講故事。郭曉瑩/攝

“不管你心情有多糟,聽我講故事,保管你會笑得爬不起來。”19日,民間故事家易行禹對記者說。

易行禹的家鄉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鎮,民間故事蘊藏量豐富,流傳也十分廣泛。易行禹自小愛聽長輩講故事,憑著聰明的天資和驚人的記憶力,他將聽到的故事銘記于心,然后進行加工,傳承下來,成為遠近聞名的民間故事家,“抖包袱”的本領堪稱一絕。

無論田間地角,還是火塘灶臺,易行禹都能成為談笑的中心。他講故事不受時間、場合限制,想講就講,張口便來。多年來,他的故事給這個偏遠的山鄉帶去了歡樂,讓人們忘記了煩憂,忘記了疲勞。

在易行禹看來,講故事“抖包袱”并不是簡單背誦,機械講述,而是要講求隨機應變,恰如其分,適可而止,何時自亮其丑、自揭其短,何時挖苦諷刺、善意取笑,既融洽氣氛,又不傷感情,都有講究,這就是易行禹講故事的逗笑的“十八般武藝”。

易行禹的故事亦褒亦貶、亦莊亦諧、機智幽默、生動有趣,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具有強烈的喜劇效果。盡管如此,他一直堅持“不諷刺殘疾人”“不調侃弱者”的原則,在嬉笑怒罵間傳播樸素的道德觀和倫理觀,歌頌真善美,嘲諷假惡丑。

在鄉親們眼中,易行禹既是有智慧的人,也是“不正經”的人,用當地話說就是喜歡“歪搞”“搞歪板眼”的人。然而,就是這樣“歪搞”,易行禹還真搞出了名堂。他曾經擔任了十多年的村書記,在調解各種矛盾糾紛的時候,他常常用故事輕松化解。

易行禹的肚子里究竟存著多少故事,連他自己也數不清楚,他只知道自己能一直不停地講幾天幾夜。這些充滿趣味性、智慧性的民間故事釀出的歡娛和快樂,使單調的農村生活變得生機蓬勃,也熔鑄了他詼諧幽默的傳承風格。

早在十余年前,易行禹就被評為“宜昌民間故事家”,門下弟子眾多,他擔憂的是,真正能夠繼承衣缽的寥寥無幾。他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合適的傳承人,繼續播種歡樂。

據了解,宜昌市夷陵區地處三峽庫壩區,當地流傳著數千個民間故事,先后涌現出多個享譽全國的民間故事家。該區長期對民間故事進行研究、收集和整理,先后出版多部民間故事集,建立了“民間瑰寶”傳承基地,故事進校園、故事大賽活動活躍。

記者 郭曉瑩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姍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