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受寒潮的影響,滬亭北路淶寅路周邊不少高層小區家里水管都給凍住。不少居民連夜在周邊附近超市搶購桶裝水。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1月25日早晨,上海市區最低氣溫-6℃,僅比1月24日創下36年來最低溫的-7.2℃稍高一點。持續嚴寒下,24日上海供水熱線電話火爆,截至到當晚10點,已接到1.1萬次市民反映水管被凍住的報修電話,而平日這一數字只有4000個左右,還基本以水費賬單咨詢為主。
水管凍住多發生在高層小區和老式小區
1月24日上午,在上海西郊的松江區九亭鎮滬亭北路淶寅路,貝尚灣、九城湖濱、綠庭尚城等高層住宅小區的不少居民反映樓道或家中水管被凍,有的直到晚上仍無法解凍。為了保證日常生活用水,不少居民到周邊超市購買純凈水。有的小區居民,從小區內的自助飲水機接水,或前往物業里接自來水。
此前在1月23日,上海市水務局召開緊急會議,細化落實抗寒潮保供水六項措施,包括全行業落實搶修隊伍62支、搶修人員1500余人,確保所有搶修事件不過夜,并安排送水車25臺,水表95000余只,備品備件25000余套,一旦發生停水事件,及時送水。
上海供水熱線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7.2℃這樣的低溫在上海歷史上非常罕見,這是水管被凍的主要原因。從當天來電情況看,這次寒潮中凍管現象比較嚴重的是老式公房和老式小區,城鄉結合部地區也較為多見。
上海往年水管防凍一般以-3℃~-4℃為標準
上述人士說,由于近年來常見的是暖冬,社會各界對上海冬季水管的防凍一直沒有太多關注,往年上海的水管防凍一般都以預防-3℃~-4℃為標準,多年來也一直平安無事。因此,不排除一些單位和居民還是以往年的思路和措施來應對。不能說今年防凍措施沒做好,只能說是按往年的做法在-7.2℃面前失效了。
在網絡上,不少網民稱,雖然知道上海會冷到-7℃左右,但還是沒有經驗,沒有做好家中的防凍措施。比如,有網友稱,還是按習慣長時間打開廚房和衛生間的窗戶通風,甚至一夜未關上。
這次寒潮對上海的影響還沒結束,上海供水企業人員在微信朋友圈里發的一條防凍呼吁被瘋狂刷屏——目前所有供水一線管網人員已經全力以赴投入搶修,請大家防患于未然,做好家中供水設備的防凍措施。內管凍住千萬不要用開水燙,用溫水焐或者用電吹風來回吹,用開水燙會爆管!會爆管!會爆管!重要的事情講三遍。水表前后一定要包扎保溫,關閉北面窗戶!拜托!我們已經全部投入搶修工作,超負荷運轉,請大家給于理解和支持!強寒潮沒人愿意看到,維修師傅已經幾夜沒睡了!拜托!拜托!拜托!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