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中國技工在白俄羅斯修高鐵:修再多路也要回家

中國技工在白俄羅斯修高鐵:修再多路也要回家

來自中國的鐵路電氣化改造技術專家在勘察線路

晨報記者唐舸

人生第一次,唐建奎對回家有了如此強烈的渴望。

從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起飛,途經布達佩斯,12個小時后飛抵北京,再從北京經過3個小時飛到成都,接著是兩個小時的高速公路旅程,漫長的旅途的終點正是他已經20個月未見的家鄉內江——一座位于中國西南,正好處于成渝線中間的城市。

20個月打”洋工”的經歷,讓唐建奎和春運潮中的大多數人有著不同的感受——家的概念已經不再僅僅是那家位于西門橋邊,由妻子一手經營著的旅店;也不僅僅是內江,這座從小生活于此的城市。“從知道飛機飛進中國時,我就有了一種回到家的感覺,尤其是在走出首都機場時,回家的感覺真的好強烈。”

十年修的都是回家路

其實,對于一直從事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的唐建奎而言,長年在外工作早已經成為習慣。過去的幾年,作為中國電氣進出口公司的一名技術工人,他跟著公司走南闖北,按照行業里的話說,接到哪里的活兒,人就出現在那里。從山西到湖北,從河北到陜西,從內蒙古高原到云貴高原,唐建奎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成為了中國鐵路飛速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我們這些一直在外奔波的人,對家會有更深的感受,尤其是在春節來臨時,這種感受會更加不一樣,”唐建奎說道,“無論走到哪里,無論離開多久,春節總是會想方設法地回家團個年。這也是對我們這些長年在外的人最好的犒賞。”

作為一名鐵路電氣化技術人員,在唐建奎和他的同事們心里還有另外一份犒賞——中國鐵路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尤其高鐵的發展也讓更多人的春運回家之路變得更快更方便,“這幾年,我們公司承接的工程量一直在不斷增加,我們也在馬不停蹄地轉換戰場。累是累,但干活哪有不累的。不過是我們心里都知道,無論我們在哪里完成一條線路的改造,這條路都是通往'家'的方向。”

走得越遠越想家

讓唐建奎沒有想到的是,在年屆不惑時,他們居然把鐵路修到了國外。2012年,公司中標了白俄羅斯的一項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需要向白俄羅斯派駐技術指導人員,2014年,第二期工程開工之后,唐建奎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和同事踏上了遙遠的旅程。

“我們承接的是位于明斯克以南,從奧希波維奇到戈梅利這條鐵路的電氣化改造,其實只是普通鐵路的改造,不是高鐵,所以技術上對于我們而言沒有任何問題,但白俄羅斯方面卻缺乏相關的技術能力,需要我們在施工時進行技術督導。”唐建奎無不自豪地表示,隨著中國高鐵聲名鵲起,中國的鐵路技術也有了走出國門的機會,自己在一群白俄羅斯工人面前也是個技術專家了。

對于唐建奎而言,出國工作的確有足夠的吸引力,不僅能夠走出國門見見世面,而且工資待遇也是在國內的三倍,這也是他當初決定走這一遭的原因。

不過,20個月待下來,身處異國的種種不便也顯露出來。天天面包、土豆、白菜的洋伙食越來越不對胃口,自己做中餐吧,短缺的佐料讓唐建奎這個川菜“廚子”也只能望“菜”興嘆。而和飲食上的不習慣相比,內心的寂寞則更加難熬,尤其是一到春節,想家鄉的飯菜,更想老婆女兒。

“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在順利完成了在白俄羅斯的二期工程之后,唐建奎給自己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今年的春節也會是他這十年中過得最踏實的一個春節,因為他不用在年里還得盤算著自己的下一站會在哪里。“女兒也大了,今年就要升高中了,這些年都是她媽媽一個人在照顧她,太辛苦,我也該好好盡盡當爸爸的責任了。”唐建奎覺得,在外闖蕩了這么多年了,也到了安心在家過日子的時候了。“只要一想到每天都可以吃一碗內江的牛肉面,我再也不想走了。”(新聞晨報 (微博))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