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北京3月6日電(記者呂寶林 尤婷婷)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甘肅代表團今天在駐地分組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結合實際,踴躍發言,積極建言獻策。大家認為,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把握大勢、勵精圖治的報告,是一個求真務實、凝聚力量的報告,是一個改革創新、開拓奮進的報告,表示完全贊成和擁護。
全國人大代表王三運、劉偉平等參加審議,虞海燕、羅笑虎、孫效東、夏紅民分別主持小組審議。
羅笑虎代表說,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前提和條件,建議在“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中,進一步加大有關協調發展特別是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內容比重,對區域發展戰略在某一個區域如何實施等問題進行實化、細化、具體化。報告中提出“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在貧困縣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都非常符合甘肅實際,建議進一步提高危房改造補助標準,在國家層面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盡快研究出臺生態補償具體辦法。
劉永富代表建議,積極推進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淘汰污染重的產能,特別是要從落實五大發展新理念、應對環境氣候變化的高度,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抓好有關優惠政策的落地實施,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好棄水棄風棄光等問題,保持住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的良好勢頭。重視破解農民地頭賠、市民餐桌貴問題,通過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發揮鐵路運力優勢、開辟綠色通道,在農村和城市建立基地等措施,切實減少中間環節,使優質農產品能夠順暢方便地進入城市市場,促進農業增收、農民致富。
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建議,加強對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的宣傳,使黨的治藏方略和重要原則深入人心,成為藏區各民族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西藏和四省藏區有條件脫貧致富實現小康,關鍵需要搶抓機遇、更新觀念、轉變生產方式,應當精準施策,加強監察督促。環境保護仍然處于藏區工作的薄弱環節,希望加大力度,取得實效。
夏紅民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將農家書屋納入文化部門管理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支持慶陽革命老區享受與其他資源型城市同樣的扶持政策,讓老區人民共享資源開發和改革發展成果;將甘肅確定為全面開展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加大對舉辦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要對敦煌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城市規劃建設給予資金、政策、技術傾斜與支持;對甘肅發展以文化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予以重點扶持。
路志強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質量,改進教育管理方式;搭建農產品供需信息服務平臺,促進供需有效對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在加快城鎮化進程中,加強城市社區管理,增加管理人員,提高管理質量。
劉德樹代表說,推動實現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必須加快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壯大技能人才隊伍,進一步優化技能人才隊伍結構。
陳傳書代表建議,建立護理保險制度;把整個養老機構與社會服務體系融為一體,讓有需要的老年人住進護理院,做到養老、醫療相互結合。
陳偉、張令平、馬光明、毛生武、張勤和、周強、郭玉芬、趙春、吳云天、朱紀、胡浩、彭長城、趙滿堂、馬建蘋、石壽芳、常海霞、呂惠嬙、白忠華、楊東、康仁、馬雪花、劉天緒、劉連昌等代表在審議時發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