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海報。
獲品質特別獎的《平凡的世界》在快餐式消費的大眾文化中重建一種情懷,重塑新的話語面貌,其厚重的現實主義贏得觀眾的選擇與專業的口碑
年輕偶像的迅速更迭、大IP的瘋狂消費,電視劇工業隆隆向前,業界需要冷靜的思考來與現狀對弈。一年一度“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榜單”日前在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揭曉,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獲品質特別獎,《瑯琊榜》《大好時光》《羋月傳》《虎媽貓爸》等獲得品質大獎與品質獎。
誠如東方衛視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所言,“頒獎是為找到坐標,知悉電視劇該向哪兒去”,來自全國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的近千名從業者在年會上,就電視人如何堅持價值導向和品質追求展開對話。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長鄭曉龍從拍攝的角度提出:“把對社會的認識、人性的認識拍出來,這才是品質。”著名編劇王麗萍則從劇本出發,認為“無
論社會怎樣變,編劇對核心價值觀的表達、對人們追求真善美的展現都不該變”。而當新麗傳媒副總裁黃瀾講述“一部好劇往往由其思想高度決定了大部分格局”時,無論身居產業鏈哪一環,電視劇人都認同——風潮來臨時,是時候尋回集體使命感。
令人欣慰的是,在所謂“娛樂工業”里,捧回獎項的劇作為上海制作交出理想的答卷;而《烈火海洋》《小別離》等備播劇集,則以面向全國的方式刷出上海制作的態度。
觀眾用投票證明,現實主義仍最受關注
此番制播年會最大的改變就是增設了“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榜單”。在資本與藝術、商業化與精品化矛盾逐漸凸顯的今天,在電視陷入互聯網、多屏等格局沖擊的瓶頸期內,“品質”二字尤顯珍貴。
上榜名單里,由SMG制作并播出的《平凡的世界》獲品質特別獎。去年此時,這部描繪30多年前中國陜北農村的正劇,在快餐式消費的大眾文化中重建一種情懷,重塑新的話語面貌,雖逆水行舟,卻因其厚重的現實主義贏得觀眾的選擇與專業的口碑。依次獲得品質大獎、品質獎的多部作品,也都堅持聚焦社會現實,扎根百姓生活。《虎媽貓爸》用80后視角為同齡人找尋現實生活中教育與家庭的解藥;《嘿,老頭!》詮釋老齡化社會里無法忽略的痛楚;《大好時光》則向現實生活中每個普通人索求靈感。這些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抒懷的劇集當然能得到觀眾的共鳴與青睞。因此,業內人士選出的“品質”獎項,與大眾投票得出的“觀眾最喜愛”榜單,在很大程度上不謀而合。
在此環境哺育下,鄭曉龍、孔笙、侯鴻亮、王麗萍、胡歌、靳東、王曉晨等堅守品質的電視人走向前臺,走入人心,從“品質盛典榜單”中攬走導演、制作人、原創劇本、表演等獎項。就像胡歌在接過年度品質表演大獎時所說:“時代給演員機會,演員更應嚴肅對待工作,不做過度透支的信用卡,要做積蓄能量的儲值卡。”
計劃單透出訊息,關注時代當為自我修行
數據顯示,2015年,東方衛視夢想劇場共播出18部電視劇,其中現實題材12部,占比六成以上;未來2個月將開播的3部電視劇《最美是你》《旋風十一人》《歡樂頌》也都立足當下。播出平臺固然有權選擇用編排來力挺現實主義,但若沒有源頭活水,熒屏上的現實風氣只能淪為空談。
制播年會上,王麗萍在展望未來創作時的一番話戳中人心,她說“踏踏實實寫好每一個字,表達善意,關注這個時代的發展”,這是每個編劇應有的自我修行。市文廣局相關人士證實,截至2015年底,落戶上海的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單位總量達1236家。其中,慈文傳媒、新文化、克頓傳媒、檸萌影業、尚世影業等本土創作機構,都把現實力作擺在2016年的重點計劃表上。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電視劇制作委員會副會長、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雖被視為行業內的創新先鋒,但他此次除了帶來慈文慣常贏得市場的IP劇之外,還公布了他們今年的現實題材大戲。在他看來,已經過6年打磨、將于今年內完成制作并播出的《夢想年華大三線》折射出團隊的現實觀照。該劇講述50年前一群來自上海等地的優秀知識青年奔赴祖國三線重鎮四川綿陽,投入導彈研發工作的故事。“三線建設曾是中國社會的主旋律,是當時的國家戰略,更是一代知識青年的奮斗史。”馬中駿說,“用三線的故事聚焦一代人、青春、城鄉融合,希望讓當代年輕人看到父輩的青春,有所啟迪。”
在古裝、魔幻、架空等題材迅捷膨脹的時候,年輕的檸萌影業卻用接二連三的現實題材劇對風潮說不。在他們發布的片單里,既有觀眾長久偏愛的情感劇《愛情公敵》 《曖昧不起》,也有《南方有喬木》 《青春資本論》這樣聚焦年輕一代、關注萬眾創新的時代熱點話題劇。更引人關注的是,由上海編劇何晴創作,黃磊、海清主演的《小別離》尚未播出就被業內視為“劇王”候選。原因無他,只因留學低齡化的熱浪中,是走還是留,社會需要客觀的眼睛與大腦。
此外,尚世影業將鏡頭對準海軍部隊里的青年,唐人影視試水足球題材,《烈火海洋》和《旋風十一人》都將在2016年為國產電視劇填補空白。
首席記者 王彥
文章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劉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