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董志振 李平平)“修道”武當山,辛勞成正果。4月22日下午15時15分,鄂西北,武當山下,隨著一聲炮響,湖北省最長的變質巖隧道——十房高速公路通省隧道終于貫通了,中鐵七局三公司的建設者們艱辛鏖戰六載,終于奏響了勝利樂章。
在通省隧道貫通儀式上,中鐵七局三公司副總經理田德成動情地對大家說:“弟兄們在這個工點上確實辛苦了,經常雨天當作晴天干,夜晚當作白天干,節假日也堅守崗位,分分秒秒盼著隧道貫通的這一天,為公司立足并拓展湖北市場立了新功,我代表公司感謝大家了!”項目全員舉杯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家住附近的長途司機王德強師傅聽說通省隧道貫通后,今年7月他就能跑這條高速了,高興地說:“那以后我從十堰到房縣運貨可就方便多了,一個來回至少比原來能省一個半小時呢!”
十房高速公路橫貫巍峨的武當山,是連接十堰市和神農架生態文化旅游區的快捷大通道,也是福州至銀川和十堰至天水兩條高速公路之間的重要連接線。線路全長68.3公里,全線共有隧道10孔,其中通省隧道施工難度最大,屬“咽喉”工程。該隧道全長6.9公里,設計為分離式雙洞4車道,兩洞軸線相距48.6米,總體走向約223度,最大埋深500米。該隧道地質差,易變形。隧道巖體多為變質巖片巖,屬遠古代武當片巖,Ⅴ、Ⅳ、Ⅲ圍巖所占比例分別為48.9%、48.1%、9%,自2009年9月施工以來較遭遇大變形多達32次。
為確保施工安全,項目部建立了隧道施工信息監控信息共享平臺,加強預警檢測。為攻克變形,先后換拱處理180米,加固支撐型鋼209噸,增加小導管9956延米,注漿量4680立方米,購置自進式錨桿16704米,泵送混凝土581.5立方米,臨時仰拱924.4立方米,二襯增加14工字鋼12.8噸、18工字鋼22.8噸,二襯增厚混凝土達2950立方米,并與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中國地質大學聯合進行地質特性研究,建立掌子面觀察法,及時反饋地質狀況,實行地質超前預報,做到動態設計,科學施工,項目安全、質量、進度、效益等方面均達業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