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假離婚”“假結婚”現象四起,很難判斷多少是剛需,多少是家庭真實的首套房。
據財新網9月5日報道,最近,有深圳監管人士透露,此前央行深圳中心支行、深圳銀監局已經注意到,投機性購房需求旺盛。
據了解,深圳監管部門引用第三方數據稱,2015年深圳市離婚數量超過2萬對,同比增長46%;離婚購房占到了總購房45%。同時,預計2016年前三個月,深圳購房者中投機性客戶占比達到了30%。
(資料圖)
銀行方面,目前,16家A股上市銀行的半年報都已完成披露,但多家銀行并未披露首套房占該行按揭貸的規模。
根據幾家披露這一數據的銀行來看,首套房占銀行按揭貸款的比重十分巨大:
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在中行的中期業績會上表示,2016年上半年,中行新增按揭貸款4400億元,首套房貸款占其中的90%;
招商銀行高管在近期的投資者開放日上表示,招行上半年新增的1000億按揭貸款中,首套房占86%。
然而,在“假離婚”“假結婚”的浪潮中,我們很難判斷,有多少首套房是剛需,又有多少首套房只是投資行為。
財新引用一位外資基金分析師的說法稱:“按揭貸不一定是剛需,很多老百姓都會覺得把錢投進房子里更安全,畢竟人民幣存在貶值預期。”
財新記者得到消息稱,央行深圳中心支行、深圳銀監局已經注意到了投機性購房行為的火爆。
監管部門通過調查發現,除了旺盛的真實剛性需求以外,通過為親友或相關人代繳社保、假離婚、注冊公司購買等方式規避限購政策,獲取購房資格,并向銀行申請首套房貸款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據財新記者獨家了解,深圳監管部門引用第三方數據稱,2015年深圳市離婚數量超過兩萬對,同比增長46%;離婚購房占到了總購房的45%。
同時,預計2016年前三個月,深圳購房者中投機性客戶占比達到了30%。
據《21世紀經濟報道》9月1日稱,8月,P2P成交量突破了2000億元人民幣,創下了歷史新高;本月發布風險預警的旁貸平臺共計3507家。
8月份全國P2P網貸成交額2064.7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激增85.5%。
月末風險預警平臺達到3507家,環比增加127家。
今年1月-8月,全國P2P網貸成交額13814.81億元,同比增長124.57%;歷史累計成交額30126.96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很有可能,激增的P2P貸款額度是流入房地產市場,用于買房人付首付的。其中,尤以深圳為甚。
針對這一現象,銀監會要求全國銀行業展開自查,其中,按揭貸首付資金是重點自查項目。
財新稱,對于個人住房貸款首付資金來自P2P平臺、小額貸款公司、房地產企業或者房地產中介等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和杜絕。
有銀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在購房過程中,存在開發商讓員工做按揭購買自己房產的現象,這樣一來,多個自然人貸到的款項實際上是用作企業用款。
所以,銀監會要求各銀行展開調查的項目還包括批量為同一商圈多個商戶或小微企業貸款、偽造多個自然人辦理貸款的行為。
(觀察者)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