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渝鐵路岷縣至廣元段年內開通——隴南將圓“鐵路夢”
蘭渝鐵路岷縣梅川跨河大橋宛如一條銀龍,在綿延的大山間蜿蜒而行。
記者從蘭渝鐵路公司獲悉,蘭渝鐵路岷縣至廣元段今年12月26日將正式具備開通運營條件。這意味著我省隴南地區的“鐵路夢”即將實現。
施工人員細化接觸網、電力設備的檢測,確保機車運行安全。
八年的艱苦奮斗,無數的建設者用汗水將蘭渝鐵路建設推進到決戰決勝的攻堅階段。為確保蘭渝鐵路岷縣至廣元段年底開通運營目標,蘭渝鐵路公司帶領參建各方,抽調精兵強將,沿線各建設單位奮戰在建設現場,爭分奪秒,日夜施工,為年底如期開通掃除一切障礙。記者跟隨他們的腳步,記錄下了工程建設中的點點滴滴。
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搗固作業,夯實道床,確保機車運行平穩。
哈達鋪車站,中鐵隧道集團測量人員楊青龍正背著沉重的測量設備,在寒風中行走。他今天的任務是要到10多個測量點去測量,將每一項數據精準地記錄下來,經過科學分析,評判是否與規劃相一致,確保今后列車的運行安全。
施工人員在隧道進出口安裝柔性鋼棚洞,防止山體落石危及行車安全。
像楊青龍這樣的一線技術人員,在蘭渝鐵路的建設中還有很多,他們要做的就是在現場解決技術性難題。全線控制性工程——西秦嶺隧道正在做隧道間的防護網。負責施工的中鐵十八局集團西秦嶺隧道測量人員鄧明洪告訴記者,西秦嶺隧道總長28.2公里,他步行8公里就得2個多小時。說起施工難度,他認為這是目前我國在建工程中難度最大的隧道之一,地質結構極其復雜,被稱為鐵路建設中的“地質博物館”。為了解決這些關鍵性的難題,技術人員要在實地進行蹲守測量,有時候一待就是幾個月。
施工人員進行改道作業,精心調整軌距,確保機車運行平穩。
11月14日中午,蘭州鐵路局隴南工務段狄康康一行就在施工點的鐵軌旁邊吃起了送來的盒飯。為做好接管和運營,蘭州鐵路局隴南工務段是新成立的單位。狄康康正是其中的一員,他們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加強學習,為保障安全運營做好準備。蘭渝鐵路將有一大批現代化的新技術、新裝備投入運營,這對蘭州鐵路局在思想觀念、管理標準、人員素質、技術裝備和發展質量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正在開展靜動態驗收、運營實驗和安全評估等工作,11月30日前完成動態驗收,12月5日前完成初步驗收,保證接管運營工作無縫銜接、有序推進,為實現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現場施工一絲不茍,確保蘭渝鐵路工程質量。
“鐵路就從家門口過,通車后出行就會快很多。”11月16日,正在蘭渝鐵路武都段施工的中鐵二局四川籍人員李元科說。李元科家住廣元市朝天區羊木鎮源溪村,他們夫妻在蘭渝鐵路項目務工已經兩年多。“以后去新疆務工,就不用再坐三天三夜的火車了。”
正在施工的武都區外納鄉人趙鳳蘭說,在西秦嶺隧道干了一年多,快要通車了,感覺非常高興,原來在山區沒見過火車。家鄉通火車了,自己要坐一次火車。
西秦嶺隧道開挖直徑達10.23米,超過了三層樓的高度,也是目前國內在建TBM斷面最大、掘進距離最長的鐵路隧道。
蘭渝鐵路是三省一市22個縣(區)人民群眾的期盼。鐵路沿線經過13個國家扶貧重點縣,4個省級扶貧重點縣,部分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蘭渝鐵路將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連接起來,輻射國土面積達到20萬平方公里,帶動區域的人口總量達到4000萬人。蘭渝鐵路的開通運營,將改寫我省隴南地區沒有鐵路運輸的歷史,實現隴南人民的“鐵路夢”。還將極大地增強沿線地區經濟發展的“造血”功能,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惠民路、致富路。 記者高檣
歷史回顧:
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提出了建設蘭渝鐵路的構想。
1994年,川甘國道212沿線市、縣、區成立了“爭取蘭渝鐵路立項上馬協作會”,擬定了《關于申請新建蘭渝鐵路立項的報告》。
1997年7月,甘、川、渝三省市聯合成立蘭渝鐵路籌備領導小組。
2007年5月工程正式立項,2008年8月可研批復。
2008年9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在西北和西南大地上掀起了新的建設高潮。
2012年12月21日,蘭州北編組站開通運營。
2014年7月30日,南充東至高興支線開通運營。
2014年12月30日,重慶北至渭沱段開通運營。
2015年12月30日,廣元至渭沱段開通運營。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賦予蘭渝鐵路新的內涵。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