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是我的根,所以我才回到這里!”
女孩來蘭5年尋覓親生父母
中國甘肅網12月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 華曉婧 文/圖)“長這么大,突然知道養育自己的父母和自己沒有血緣關系,多少讓我有些失望。”12月1日,來蘭州5年的穆德卉(以下簡稱小卉)對記者說起了自己的心事。原來,今年26歲的小卉出生在蘭州后沒幾天,就被人抱走了,21歲時她偶然間得知自己現在的父母并非親生父母,這讓她瞬間萌發了要找到親生父母的想法。
孩童時代多次轉學使得性格大變
1990年5月20日,小卉出生在雁灘灘尖子一戶人家中,然而沒過幾天,她就被人抱走了,后來一直和現在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自打記事起,印象里她總是在轉學,她曾多次問過父母為何要這樣做時,得到的總是一陣沉默。從小學到初中,她曾兩次面臨轉學,這一耽誤就是兩年。高中三年一直在北京上,學習成績在班級里名列前茅。
由于戶口不在北京,她只能回到銀川參加高考,第一次高考后,被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錄取,專業為日語,“我對這個專業并不感興趣。”小卉告訴父母想復讀,和父母探討此事時發生了爭執,父親突然告訴小卉,她是被抱養的,并非親生。這個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也讓選擇復讀的小卉備感壓力,前所未有的孤獨包圍著她,也讓她有了心結。父母看著她,心疼她,同意讓她復讀。但在復讀學校中,她和父母的關系被人說了閑話,導致整個年級的同學都知曉,自那之后,原本活潑開朗的小卉,變得越來越孤僻,也不喜歡和別人說話。那時,她暗自下決心,一定要考到蘭州,回到家鄉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來蘭5年始終堅持,從未放棄
復讀之后,小卉考上了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讀英語專業,那一年她21歲。父母遠在銀川,她一人來到蘭州這個讓她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開始獨自打拼。畢業后,她在一家保險公司上班,目前和朋友一起租住在小西湖附近。說到這兒,小卉拿出手機翻看一張手繪地圖的圖片,她指著標注出的黑點說,“這里就是當年我被抱走的地方,也是我親生父母的家。”原來,這張地圖是小卉的大姨所畫,當年小卉被抱走時,養父母并沒有問到他們的姓氏。親生父母家里有3個女兒,小卉就是最小的那一個,屬于超生,家里經濟條件也無法支撐第三個孩子的撫養費用。養父母家里又沒有孩子,通過中間人介紹,小卉被養父母抱走了。
那之后,為了讓孩子安心成長,大家也都一致決定瞞著小卉,在她上學時多次轉學,也是為了不讓親戚朋友告訴她自己的身世,這一瞞竟是21年。地圖上顯示的位置在雁寧路西口處,因擔心親生父母搬了家,平常下班或是周末,小卉常常獨自在那附近徘徊,希望能夠遇到他們。“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任何照片可以參照,可我相信血緣會指引我們相遇。”小卉的良苦用心并沒有被辜負,2013年夏天,她在雁寧路看到一位和自己很像的姐姐,她穿黑色紗衣扎馬尾辮,如果當時勇敢一點上前打個招呼也許就不一樣了。雖然沒有打招呼,但是她記得姐姐是從雁寧路99號之后的某個單元樓里走出來的,“好像是12-14單元之間的其中一個。”小卉回憶道。
后來她多次去雁寧路,希望能夠再次偶遇那位與自己長相頗為相似的姐姐,卻再也沒有遇到過。為此,她也想通過多種渠道發布找尋親人的信息,但并沒有什么有用的消息。唯一了解情況的一位鄰居也不愿透露任何信息,這讓小卉十分失望。“現在我知道養父母的想法,也很理解他們,他們為了撫養我也付出了不少,待我視如己出,我從不怪他們。”小卉微笑著說,現在,她只想盡快找到親生父母,“我想通過晚報找到他們,養父母也很支持我。蘭州是我的根,所以我才回到這里!找到和我有血緣關系的親生父母,找到我的根!”小卉期待著和親生父母好好相處,同時也不忘養父母的養育之恩。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有任何與小卉親生父母相關的信息,請撥打本報新聞熱線4286666,盡快聯系我們幫忙尋找小卉的親生父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