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情侶在制作多肉植物拼盤
原標題:體驗消費成賣點DIY經濟漸行漸熱
中國甘肅網12月21日 據蘭州日報報道(記者 馬艷玲 文/圖)“自己做的餅干和巧克力都有一份獨特的味道!”一位小朋友在DIY蛋糕烘焙坊制作完成餅干和巧克力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DIY,意思是自己動手做,創造出獨屬于自我的“產品”。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下,由年輕人興起的DIY經濟成為街頭巷尾一道“走心”的風景。雖然商品的獲取變得異常便捷,但顧客肯花時間走進烘焙坊、陶藝坊、珀工坊、油畫DIY工作室等,靜下來創作屬于自己的產品,他們不再僅僅滿足于商品的獲得,而是注重自己動手體驗的過程,因為有了自己的參與和專注,這份商品也變得與眾不同。手工制作咖啡、蛋糕、微景觀、吊墜、戒面……不管是熱鬧喧囂的商場還是文藝氣息撲面而來的產業園都有DIY店鋪的身影,它們為行色匆匆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停靠。
更多商品加入手工創作
“周末帶著孩子去烘焙坊、陶藝坊既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80后媽媽白女士對記者說,現在外面天氣冷,不適合戶外活動,周末帶孩子去學烘焙、陶藝是項不錯的選擇。烘焙、陶藝等作為傳統的手工DIY,深受顧客青睞,在網上檢索DIY,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烘焙和陶藝,隨著人們對DIY的更多關注,微景觀、多肉拼盤、油畫、吊墜、戒指等加入到手工DIY的陣列。
12月14日晚,華燈初上,火車頭影城一樓大廳一角,風葉園藝創意手工店鋪陳列著各種多肉植物和微景觀,綠色在冬天顯得分外珍貴,帶給人們意外的欣喜。一段石頭鋪就的小路,仿佛將人引入一個春天。多肉植物、蕨根植物、還有鳥兒,燈光柔和,音樂舒緩,年輕情侶坐在桌前做多肉植物拼盤,一鏟一土,小心翼翼。
風葉園藝創意手工店鋪的店主王瑋是名90后,大學讀的是設計專業,平時就喜歡侍弄花草,2015年在網上了解了微景觀后心動不已,果斷辭職做起了微景觀。“現在生活節奏加快,能夠沉下心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開心。每個微景觀都有一個自己要表達的世界,你看這個水陸缸,有山有水,有樹有草,有人物有故事,這都是根據自己的想象布置出來的。”王瑋對記者說,這些微景觀價格不等,從幾十元到上百元,談到目前的生意狀況,王瑋說,顧客對微景觀有個逐漸認識和接受的過程,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不少顧客喜歡把自己做的微景觀放在辦公桌上,他今年在微景觀的基礎上增加了多肉植物拼盤。
吊墜、戒面等也可以DIY,在金雁巷有家珀工坊,孫經理告訴記者,珀工坊去年8月份開業,是蘭州首家天然琥珀手工制作工坊,原石是從緬甸運來,顧客在這里選料加工,有時為了打磨出來滿意的作品,需要三四個小時,DIY的過程也是一個修心的過程。
郭郭在一家兒童油畫培訓機構工作五年后辭職,今年9月和另外兩位美術專業的老師成立了龍文創藝,為人們提供油畫DIY。“在開始做油畫DIY之前,我們對市場進行了調研,蘭州的兒童油畫培訓機構不少,但面向成人的很少,我們主要是拓展這部分市場。”
體驗過程成商家賣點
DIY產品在網上很容易買到,而且價格相對較低,為何還有不少人選擇走進DIY店鋪?記者在采訪中得到一個共同的答案:過程比結果重要,“對顧客來說更看重的是體驗過程以及賦予商品的某種情感,店鋪里也有微景觀成品,但銷售情況不是很滿意,能夠走進店鋪的顧客,更愿意嘗試DIY微景觀和多肉植物拼盤,”王瑋告訴記者,體驗過程正是DIY行業的一大賣點,目前他主要針對年輕群體開展體驗式服務,現代人們越來越講究生活美,他們將在家庭軟裝方面大有作為。
肉嘟嘟的多肉植物招人喜愛,一位帶著孩子在此做多肉植物拼盤的家長告訴記者,當看到一個多肉植物拼盤出自孩子一己之手,呈現出來的就是孩子的一個世界。完成后孩子很興奮,一個勁地說要把它帶回家好好養,盼著它快些長大。他們已經來好幾次了,從最簡單的拼起,由孩子自己選花盆和多肉植物,能夠安安靜靜地花上一個小時的工夫陪伴孩子做這件事情他很幸福。
珀工坊一樓玻璃柜里擺有各種成品,光是吊墜就有花珀吊墜、金珀吊墜、素珀吊墜、金絞蜜吊墜等,孫經理告訴記者,挑選成品的顧客相對少些,顧客大多自己動手打磨加工。她見過奶奶給孫兒打磨掛件,女兒給媽媽打磨墨西哥藍珀,情侶打磨戒面,還遇到一位女顧客專門為自己的客戶打磨掛墜,這份情,打動人心。
“因為是自己做出來的,投入了自己的感情,物品好像也富有了情感。以前好朋友過生日直接送個蛋糕就好,現在覺得這樣不足于表達自己的心意,所以會特地花上時間用心制作一個蛋糕。”95后的丁晴對記者說,在制作過程中想起很多和好朋友的美好回憶,然后把點點滴滴傾注到蛋糕上,有祈禱,有祝福,有快樂,有安祥,這份蛋糕自是珍貴。
產業融合成市場趨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從事手工創作的店主大多出于自己的喜好,但有不少店主坦言,DIY手工創作生命周期短,有些客戶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不耐煩,新鮮勁兒一過,顧客來得就少了,有些DIY店鋪抵不住客源下滑和經營成本提高的壓力被迫關門,然后又有新的DIY迎頭興起。
鄭女士是一家蛋糕烘焙店的老板,她告訴記者自己做蛋糕烘焙今年已是第五個年頭,“前幾年生意確實不錯,有時一天的營業額達上千元,如今客源少了,房租現在漲到每月3200元,感覺自己在穩穩當當地給房東打工。”孫女士說,她從顧客那里也聽到好幾家蛋糕烘焙坊關門的消息,關于接下來的打算,她也有些茫然。
有茫然,但更多的是反思和奮起。“蛋糕烘焙店經營模式較為單一,顧客制作餅干、巧克力、蛋撻等,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面的體驗活動。以前提起網吧,大家第一感覺是臟亂差,但現在網吧轉型升級,成為高大上的網咖,在這里可以喝咖啡,可以享受更多的娛樂休閑服務。”產業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王瑋對記者說,手工DIY不能簡單提供一個現場體驗的場所,而是要融合顧客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最大程度上提升顧客的體驗獲得感。
“前些天我們在咖啡館進行了油畫沙龍活動,現場作畫吸引了不少成人的加入,大家隨心所欲作畫,畫好之后帶回家,畫得好與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畫的體驗過程。”郭郭對記者說,體驗過程成為一個吸引點,他們接下來會在超市、商場等客流量密集的場所現場作畫,用干得較快的丙烯顏料在扇子上、雨傘上作畫等,提高顧客體驗質量。談到畫室今后的發展,郭郭躊躇滿志,待到春暖花開時,他們將和更多的機構單位展開合作,也將通過優化體驗課程、豐富相關活動培養客源。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