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2017年5月8日晚,著名女作家、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會長、甘肅文學“五朵金花”之一的龐瑞琳老師,因病走完了她平淡而又隆重的一生,天水文壇女性寫作的一座高峰轟然倒塌,令人悲痛。
龐瑞琳,生于1941年,畢業于于蘭州大學中文系。天水市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天水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原天水市文聯創研室副主任,《花雨》雜志副主編。1990年被中國婦聯聘為“中國婦女社會調查中心調查員。”天水市蘇蕙文化研究會會長。在省內外雜志、報刊發表小說、散文、兒童文學、報告文學、評論、劇本百余篇。著書八部,編書兩部。部分作品編入省級以上十二部各類文集,獲全國、省、市獎十五次。
【注: 龐老師女兒寫給媽媽的詩歌】
那個最愛我的人 走了
文 | 凌彤
媽媽走了
那個最疼愛我的人
走了
我的天空雷聲轟鳴
雨雪交加
媽媽走了
那個最疼愛我的人
走了
我的心被棄入荒漠
撕裂 干涸
媽媽
您聽到了嗎
嘣然而斷的
牽系我們母女的
情弦
媽媽
停一停您飛往天國的腳步
回回頭
看一看
我伸出的 想要抓住您的
我的手
媽媽
停一停您飛往天國的腳步
回回頭
看一看
我悲泣的 哀哀傷痛的
容顏
您走了嗎 媽媽
您真的走了嗎 媽媽
我疲憊的腳步
該去哪里停歇
您走了嗎 媽媽
您真的走了嗎 媽媽
我狂躁的心
躺在誰的身側
聽溫言撫慰
媽媽啊
您剪斷了我們母女相連的臍帶
現在 那滴臍帶血
正在我撕裂的心里
碾壓輾轉
媽媽
您真的走了
可是
我要如何放下執念
明白
那個最疼愛我的人 走了
媽媽
驚聞我的同班同學,著名才女作家龐瑞琳病逝,甚為悲痛!瑞琳一路走好,家人節哀。
——著名文學評論家、龐瑞琳先生同班同學雷達
驚聞老一代寫作者龐瑞琳老師因病于今天晚飯后逝世,心中不禁戚戚然。因為是同道,雖然不曾深交,但是相互間還是不免隔三差五地碰見。蒙她抬舉,曾邀約我入主一些民間協會并編輯《蘇惠研究》刊物,我雖因故未諾,但知遇之恩,自當心記。龐瑞琳老師是一個現實中想作為、寫作上有想法、非常勤奮、非常要強的寫作者和生活者,雖然時代和地域多少影響了她的發展,但她依舊是天水乃至甘肅優秀而且有較大眼界的女性寫作者。她有關夾邊溝和引洮工程的寫作,在文革時期甘肅政治和當代知識分子生存狀況的描述方面,都是應該有特殊的價值的。因為認識,所以傷痛。龐老師,一路走好!
——作家、詩人、天水師范學院教授、天水市作協副主席 王元中
龐瑞琳老師,是天水女性文學的開拓者,是天水文學天空的月亮。雖然她隕落了,但她的光華永遠在我們心里亮著。
—— 天水文聯創研室主任、《天水文學》執行主編、天水市作協副主席 汪渺
一朵又“金花”凋謝了
一一送別龐瑞琳老師
這兩天參加市政協調研,在縣區奔跑。昨晚從甘谷回來,從元中微信上獲悉噩耗:著名女作家龐瑞琳老師去世了!盡管春節后聽說龐老師身體不好,一直在蘭州住院,還是沒料到走得這么快!
龐瑞琳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天水文壇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另外四位分別是匡文立、牛正寰、周如鏡、何道華。其中原在長儀廠工作的周如鏡寫得一手好散文,九十年代調蘭州后去世;才情逼人的匡文立率性而為,后來到北京做自由撰稿人后也很少寫小說;何道華一生在行政上奔波,后來也放下了寫作;剛剛去逝的牛正寰后20多年也忙于盡孝心照顧雙親,寫得也少了。5位中,唯有龐瑞琳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寫作熱情,早年寫小說、報告文學、編刊物,退休后搞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扶掖新人,每次見到她激情 洋溢的樣子,我總會感嘆一一龐老師是一朵彌老益艷、常開不敗的金花。
我與龐老師相識緣于1983年地區文化館舉辦的文學創作班。那時的龐瑞琳女兒凌彤正上幼兒園,穿著素雅而不失清麗,長相出眾,我都懷疑這樣漂亮的女性何以承擔文學的重擔負荷!但那時的龐老師已經是甘肅文學界有名的女作家,她講課引經據典,而且對文學理解十分執著。
參加工作后,和龐老師交往頻繁了,我更多時候把她作為老師和母性看待,說話也直率、交往也率性,龐老師對我們年輕人的過激言論也只是一笑了之。她和賈凡的《苦太陽》出版是最早出版的反映夾邊溝歷史的文學作品。后來,她又轉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洮河那段歷史,搜集了不少珍貴史料、掌握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無論從小說到紀實,龐老師都是那種直面現實、有擔當感和責任感的作家。了解了這些,大家也許才能理解退休這么多年,龐瑞琳老師何以有那么充沛的精力,以長期帶病之身為天水文化奔走、為年輕人成長奔勞了。
天妒英才,本是世間常理。對于一生都懷善念、一生與文學為伍的龐瑞琳老師來說,她的一生是干凈的、也是崇高的。她用自己的感情和心智創造了值得后人懷念的人生,有這些,就足夠了!
龐老師,一路走好!
王若冰
2017.5.9
(作者系作家、詩人、天水日報社副總編、天水市作家協會主席等)
沉痛哀悼天水五朵金花之一、著名作家、文化活動家龐瑞琳先生逝世?。。?/p>
尊敬的、美好的、可愛的龐老師,一路走好、天堂快樂!
可愛的、美好的、尊敬的龐老師,天堂快樂,?;丶铱纯?!
“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愿一切,都更快地,更加完美起來!
您與您的同志所聘請的一一 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顧問。
毛菁文 2017.5.9敬挽
悼龐瑞琳老師
詩 | 顧明軒
(一)
蘭質梅心冰雪魂,
慈顏華發品尤尊。
音容從此成隔世,
身影惟留夢一痕。
(二)
素箋結成書萬卷,
心絲織就韻千章。
皆嘆秦陌錦臺短,
堪幸回文惠澤長。
《永遠的老師》
龐瑞琳老師,慈祥和藹,寬厚仁愛,耿直謙遜,內心剛毅,是一位特別值得我尊敬和愛戴的文學前輩、老師。
這幾年,她為了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的不斷發展壯大,不辭勞苦,不計報酬,固守清貧,多方奔走,籌措經費,編印《織錦臺》,可謂是殫精竭慮,心力交瘁,將晚年畢生精力獻于蘇蕙文化研究事業。
同時,她努力培養文學新人,積極扶持,精心指導,在青年作家心目中,她是一位讓人敬佩的慈母。特別是從去年五月份后,她明知病魔纏身,還不顧身體安危,為蘇蕙回文詩《織錦璇璣圖》組織研討會,為《蘇蕙文化研究文集》晝夜審稿,親力親為組織會員外出采風,開拓眼界,加深交流,用瘦弱的身軀雙肩負重擔,永遠保持一種向前挺進的昂揚姿態,用她人格力量和率先風范,激勵我們,鞭策我們在文學道路上,再接再厲,勇往直前……
,我在龐老師的人格魅力、做事勁頭、為文嚴謹等精神指引和感染下,深切感受到她堅守文化人格,追求人生大境界,真正地活成了自己。同時,在與她的交往過程中,感到她一貫生活樸素,胸懷坦蕩,淡薄名利,充分體現了憂國憂民的文人情懷。
龐老師走了 ,但她的音容相貌宛若尚在,縈繞腦海,歷歷在目。如若龐老師還健在,今后相關文學活動還很多。她的仙逝,是天水文壇女性寫作甚至是甘肅文壇的一大損失,我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她腳踏大地永遠向前的求知精神,一如既往,努力寫作,用實際行動秉承文學的厚度和本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深切的哀悼和緬懷我心中最為尊敬的老前輩、老會長龐老師,愿您一路走好!
在此,僅以拙詩一首,吾知韻律不妥,但聊表痛心之意,嗚呼哀哉矣!
壽終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提耳言猶繞,揮淚憶尊容。
學子失師表,捫心齒唇寒,
蒼松長聳翠,隴上留芳名。
——晚學 白尚禮
2017.5.9
人間高懸苦太陽
天上新增一瑞琳。
這第一句是楊清汀寫的,第二句是薛俱增寫的,都是懷悼龐瑞琳先生的,集在一起,做我對龐瑞琳先生的懷悼。
龐女士曾是甘肅文學界的五朵金花之一。今天下午,我看著遺像,她依然若暮色中綻放的枙子花,有著南北水色滋養的花的美麗和芬芳——她也就該是如此存在于我的記憶里。
早些年的那一次,我騎自行車帶她去看病,她沒座好時,我就蹬輪子,把她掉在地下。她起來拍拍土,把笑聲留給了我。去年,她在中醫院住院,我去看,她的氣色宛若清晨帶露的黃玫瑰,笑聲了也清逸。
她就是在苦太陽照著的人生里追求芬芳的花朵。
在完成《苦太陽》等著作之后,前些年,先生由散文和小說寫作,轉入非虛構的寫作,關注地方文化,在進行了諸如《幽靈飄蕩的洮河》《詩圣行歌》《民國秦州商事》等著作的探索之后,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蘇惠文化的構建與創作里。成立蘇惠文化研究會后,老師邀我參加《織綿臺》的創辦。在創編一、二期《織綿臺》期間,我依然看到了先生對文化的清純熱愛,她亦對我青眼相待……
后來,老師去韓國旅游,在“進善門”前還想到了我,特意拍了“進善門”的照片給我。
今年春后,我匆忙于雜事里,再沒見到先生。那天突然想,可能是老師身體不恙,不然怎么不見信息了,心想著哪天去她的一樓看看她。
前幾天,冥冥中又想到先生,便選了她寫的《“隴南王”的開拓軼事》一文在一個選本里。這事沒打電話給老師說,現在說了。
人世太苦,特別是搞文化搞文學的人更苦。龐瑞琳老師是苦也爭春?,F在,她可以繼續綻放,可以釋然安定,可以靜心微笑了。
——青年作家 卜進善
悼天水著名作家龐瑞琳女士
詩/艾葉
春紅謝盡綠楊村,
夜雨頻添雙淚痕。
回首荼蘼花事了,
枉從舊夢吊詩魂。
悼龐瑞琳老師挽聯一副:
文|秦硯
春風惜逝 裁得芳菲織錦去
華表且歸 教還清韻領銜來
痛悼師龐瑞琳老
文 | 李秋明
噩耗初聞淚滿腮,
堂前默默致悲哀。
今天相送老師去,
還望常回夢里來。
絲帕繡深情蘇蕙巧手織就璇璣錦
華章傳真意瑞琳妙筆寫盡隴原春
(——沉痛悼念著名作家、學者、天水市蘇蕙文化研究會會長龐瑞琳女士 )
——寶雞 扶風 浩張新/5.9
三年前,老師親自帶領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專家、藝術家、媒體人近五十人來扶風考察蘇蕙文化,作為活動主辦者,和老師有兩天交流的機緣,知道她是甘肅有名的女作家和著名學者。雖然籌備工作費盡周折,但活動大獲成功。臨走前,先生握著我的手,說由衷地感謝我,邀請我一定到天水去。此行結束后,天水出了一期專刊《織錦臺》,收錄了扶風天水兩地蘇蕙文化研究的作品,并寄給我。
一直想著去天水考察,拜會老師,但時間一天天過去,在明日復明日的忙碌中那個愿望依然強烈,計劃著下半年去甘肅的行程。但等來的卻是她逝世的噩耗!
我還未去,您怎么就走了?
【深切悼念著名作家、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會長龐瑞琳女士!】
——寶雞作家、扶風縣馬融文化研究會會長 張新浩先生 (2017-5-8)
著名女作家、蘇蕙文化研究會龐瑞琳會長于今天(5月8日)仙逝。她為天水文化事業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貢獻,給后輩寫作者可貴的引導和幫助,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逝者成神,生者永遠銘記緬懷!
——青年作家 李林芳
痛聞龐老師仙逝,悲痛惋惜,老師對我等文學新人的鼓勵,扶持與抬愛,令人尊敬!老師為人有胸懷,有格局,寫作有高度,有深度!感恩龐老師的知遇之恩,愿她一路走好,有深愛的文學相伴,愿她在天堂更溫暖,美好!
——青年作家邢娟娟
龐老師早年為文學寫作傾盡心血,晚年為文化事業鞠躬盡瘁。一路走好!
——青年詩人趙亞峰
人間更有幾蘇蕙 天上新增一瑞琳
—— 青年作家 仙嶺客(薛俱增)
驚聞噩耗,尊敬的龐瑞琳老師仙去了,甚是悲痛!記得前年開春,有幸得以拜會她老人家,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承蒙龐老師看重,多有抬舉,備受感動,那日向她老人家討教,啟發很大。去年又見一面,卻是匆匆,當時尚且精神矍爍,說話多,愛笑,步態自若。今年初,得知生病,總想著要去看看,卻因瑣事纏身,未能如愿,不想今朝一別,卻是永世,悲乎!惟愿她老人家一路走好,天堂快樂!
——青年作家 楊逍
痛悼龐瑞琳先生
秦州才女不老,
藉河清水長流。
——晚學趙文慧泣挽
2017.5.9
按: 2012年3月21日,我去北京拜訪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先生,在他的寓所雷先生親自告訴我: 他和龐瑞琳老師是同班同學。同年夏天我回老家天水拜訪龐老師,在她位于中華西路的家里,龐老師也告知我她和雷老師是同班同學。
據悉,雷達先生和龐老師于1958年一同考入位于蘭州段家灘的蘭州藝術學院文學系,當時院長為著名的敦煌學家常書鴻先生,上了一年后轉到蘭州大學中文系。兩人于1963年畢業于蘭州大學中文系。
同班同學中,還有原甘肅省作協主席王家達,原河南省作協主席田中禾,
作家王戈,王作人等。
龐瑞琳與蘇蕙文化研究會
——她在病中
文 | 天水 草海
沒有你的快樂,
我們等著
我們載歌載舞
為了你的來到
你來了
你笑著
我們又在訴說
我們又歌蘇蕙
你病了
你累了
為了蘇蕙
為了女杰
就像詩圣李白為了她
就像武則天序說了她
你是今天“蘇蕙”的乳母
你是明天“詩圣”的搖籃
你是古今“女杰”的旗幟
也是孩子母親
丈夫妻子
蘇蕙的回文詩
我們解讀
我們的所奉獻
后人志路
我們腳下有印
我們背上平坦
志者可以遠足
勇者可以翱飛
哪怕命運埋葬了過去
復活的心啊喚醒未來
2017年4月19日于秦州
蘇蕙有幸遇龐公,
織綿無緣昭鳳儀。
龍城小雨響驚雷,
邊溝月光映紫衣。
——紫海懷念龐先生
守望秦風四十年 細說隴原大小事
——閻鵬飛懷念龐老師
謹以此聯沉痛哀悼可親可敬的文壇老前輩龐瑞琳老師! 愿龐瑞琳先生一路走好!
文心不朽
蘭心如蓮曾經妙手散花雨,
文華溢彩續編人間苦太陽。
——天水作家李三祥敬挽
秦州顏剛強敬挽龐瑞琳老師
淡雅清純筆,芳香留后世;
勤勞質樸心,風采耀神州。
悼龐瑞琳女士聯
噩耗頻傳,仿佛凄風苦雨黎明至,
華章再讀,猶如倩影仙姿迷夢來。
韓玉琳敬挽
2017-5-9
悼龐瑞琳老師
詩 | 郭永峰
慈母情懷事業心,
如椽大筆醉乾坤。
夾邊溝里太陽苦,
鐵肩道義鑄詩魂。
悼龐瑞琳會長
文 | 郭永峰
凄風冷雨夾邊溝遠太陽苦,
秋月春花古巷閣幽蘇蕙親。
同悼龐瑞琳女士
詩 | 周靜(月沐風吟)
驚聞辭世我揪心,
渭水嗚咽亦失音。
仰慕多年未謀面,
英容從此夢中尋。
悼念龐瑞琳老師
詩 /蘇靜
噩耗初聞痛徹胸,
驚雷五月似嚴冬。
金花一夜隨風去,
徒向芬芳憶舊容。
母 親
——沉痛悼念龐瑞琳老師
詩 | 閆武裝
您是慈母
普普通通的母親
您是良師
我們許多人的老師
您是豐碑
五朵金花的光芒
永照隴原
我把斷了線的淚珠
串成晶瑩的項鏈
永遠藏在心頭
我把鋪天蓋地的悼詞
編成美麗的花環
戴在您的項間
悼龐瑞琳老師
|緱詩芳宜
相遇相知緣蘇惠,咬文嚼字是瑞琳。
前人竿頭已百尺,晚輩起步聆你聲。
藉河街頭學你舞,南宅門前話古風。
曾經案前音容在,轉瞬仙鶴已啟程。
悼念龐瑞林老師
一代才女,拙樸率真撰華采文章堪稱先生;
兩世相隔,高潔傲岸鑄不朽師魂當為世范!
張家川 馬春暉 / 2017.5.9
《槐花飛雪》
—— 緬懷龐瑞琳老師
文 | 曹雅麗
槐花飛雪,落雪如斯
您走了
生命的舞蹈畫上了句號
那一眸的清水芙蓉,
又該婉情于誰的筆下?
您攜一縷芬芳
把織錦臺點亮
您袺一抹晚霞
讓蘇惠在龍城再次熱烈綻放
您走了
槐花樹半掛雪白
潸然淚落
那一朵朵的白
從此流淌在天之湖
潮濕的眼眸里
您在紙上漫步
墨色蘊養紅塵煙火
苦太陽集約成西北最華麗的旋律
扶風的櫻花
嫣濃在回文詩的長廊
您奏響秦隴文脈
一彈一觸都是愛的樂章
雨落為念,落去成殤
滿山遍野白蝴飛舞
槐花飛雪
點染五月的悲傷
2017年5月10日
痛聞龐老師仙逝,悲痛惋惜,老師對我等文學新人的鼓勵,扶持與抬愛,令人尊敬!
一直微笑著的,溫柔可親的龐老師,母親一樣慈悲親切的龐老師,師長一樣誨人不倦的龐老師,姐姐一樣美好溫暖的龐老師,如今去了。我們再也聽不到她親切的鼓勵,善意的鼓勵和嚴謹的寫作了,再也看不到她歉謙的,溫和的微笑了,樸素而慈悲的龐老師,敬業而寬厚的龐老師,才情而勤奮的龐老師,如今,再也沒有了……
天水漫山的槐花一夜之間全白了,她們都在為天水文壇痛失的先輩,掛孝,含悲。今夜的月色格外凄涼,黃昏的一場悲雨,下的好急。
記得路過步行街,遇見素衣的龐老師,遠遠朝我微笑招手,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最近有新作嗎?要好好堅持,有困難找我。就她是一個多么令人敬重的女作家。沒有架子,沒有做派,沒有嫉妒和戒備。
她對新人寬容的文學態度,不遺余力地扶持和鼓勵,怎一個感動了得。
老師為人有胸懷,有格局,寫作有高度,有深度!
感恩龐老師的知遇之恩,愿她一路走好,有深愛的文學相伴,愿她在天堂更溫暖,美好!
——青年女作家 邢娟娟/5.9
悼念龐瑞琳老師
寶雞 魯翔
扶風,我得到了一根魂
天水,我失去了一尊神
織錦巷,織錦臺
一根絲線,一顆靈魂
兩地被牽起
龐瑞琳,我的師傅
老師和朋友
你走的匆匆,五月八日
太陽失輝,我失魂
昨天的雨,替我哭泣
天下哭泣,陜甘淚雨紛紛
親愛的大姐
請容許我這樣喊你一聲
驚雷四起
文壇失輝,甘肅失己
秦嶺、渭河失去了靈氣
關中大地細雨紛飛
哭一聲姐姐,喊一聲老師
龐瑞琳先生,一路順風
2017年5月10日
風雪茫??嗵枺鸹p謝斷哀腸。幸遺著作傳濁世,.歲月從不掩馨香。 趙建玉
天水同仁悼念蘇惠研究會故會長龐瑞琳先生
有胸懷有高度有格局蘇惠故里有龐老師清韻尚在;
無傲態無媚骨無私心秦州巷陌瑞琳先生詩文永存。
——天水青年詩人 尹建峰
來源:天之水網 白尚禮綜合整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