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丁酉中國.天水)首屆世界中華伏羲女媧龍根文化
精英論壇暨浙江大學新中國第一套易學教材編撰第二次研討會綜述
(與會代表伏羲城東門前合影)
6月24一27日由中華伏羲女媧文化發展促進會、天水市國際商會和浙江大學新中國第一套易學教材編撰課題組共同發起2017(丁酉中國.天水)首屆世界中華伏羲女媧龍根文化精英論壇暨浙江大學新中國第一套易學教材編撰第二次研討會在羲皇故里龍城天水隆重舉辦。有浙江大學丁靜院長、謝陸嗚導師率領的課題組的八位學者;有來自北大、清華、浙大、武大等高校全國頂級易學資深的專家、教授、學者和全國十八個省市自治區的從易三十年以上的高易資深者三十二人;有貴州原人大主任祿文斌、貴州貴原副省長祿智明、貴州省人大安金黎主任率彜族王子國、貴克學、黃中相、王繼超等十三位易學精英;有中華羲易研究第一人淮陽伏羲文化研究千萬言巨著的楊復竣先生率其高徒四人;有上海太極理論專家、上大教授翟金錄先生;有陜西伏羲會會長卞偉光先倉;有易學大家天文學家八十六歲高齡的許海峰先生;有呂婉霞、劉孝義率領的天水易學專家學者十六位等百余名精英云集金龍大酒店。他們是探究伏羲女媧,研究伏羲女媧龍根文化的修行者,以無比堅定的伏羲女媧信仰、伏羲女媧文化信仰;以伏羲女媧初心道和徳的境界;以對伏羲女媧無比虔誠和對蒼生無比熱愛之真情,為改變心態、世態、生態用善良和寬容為世人洗去歷史上和當今的罪惡,善于思考、敢于擔當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無私無我,用生命譜寫著千古絕唱、恒古不息的故事,引領人類構建人與人、人與社會、國與國和諧共處,人與自然同生共榮的天和地和人和地球一家,人類大同和的神圣文明新社會。就伏羲女媧龍根文化和新中國第一套教材編撰高層次進行研討。
浙大、武大、世界發展科學院、天之水網站等一百三十多個單位和個人發來了賀電。武漢大學唐明邦博導:祝大會圓滿成功!祝同仁們在弘易路上精研猛進!北京領導:祝研討會學術和民間結合,穩扎穩打圓滿成功,祝學者、老師保重身體,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6月25日上午與會代表在中華伏羲女媧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呂婉霞、祿文斌(貴州省人大原主任)、浙大丁靜院長等百余名學者在明代淳化年間修建的中華第一廟建筑群大殿前虔誠得祭拜了伏羲,后考察了國家一級伏羲博物館,后觀賞了電視片《大哉,羲皇》,精英學者邊看邊討論,各抒敬祖之情。
2017年6月26日上午,中華伏羲女媧龍根文化精英論壇暨新中國第一部易學教材編撰工作第二次會議的學者們拜謁卦臺山。這里古人認為是天心之所二在,天靈之太極,天性之中樞,神圣、神秘、神奇,千古就是一座巍峨、挺拔、陡峭、獨具天色的靈山,因伏羲畫卦而得名,這就是名揚天下的天水卦臺山。
伏羲畫卦的圣地,宇宙陰陽兩個世界同時運行,天性生天靈,天靈生天精,天精生天氣,天氣生天神,天神生天象,云飛霧騰
千古圣跡,千古卦象,千古圣靈,生生不息的天性天靈,鑄造了世世代代的卦臺山。這是天道的顯象,這是規律的天言。只有文化流傳,只有文化入心,只有文化理世。世世代代的真善美都是民族文化的自覺守望。
劉孝義教授主持學者對卦臺山伏羲的祭祀,人稱“天水守望伏羲文化第一人”。他望著學者們,面對伏羲,肅立領誓:
我信仰伏羲女媧,我們信仰伏羲女媧,中華民族信仰伏羲女媧。
我信仰伏羲女媧文化,我們信仰中華伏羲女媧文化,中華民族信仰伏羲文化。
學者吶喊相隨,群山呼嘯,青松翠柏相應,天地間滿世界都是天性天靈崩發的震顫,這是中華民族的吶喊,這是國家生命的雷鳴。
伏義故都淮陽伏羲研究會會長楊復竣研究員代表敬獻祭辭:
巍巍卦臺山,昊昊乎羲皇!
我代表中華伏羲女媧龍根文化精英論壇暨新中國第一部易學教材編撰工作會議的全體學者們,謹懷赤子之心,恭祭中華民族始祖、中華龍的鼻祖、中華文化始祖。
八千年前,伏羲仰觀俯察,象天法地,始畫八卦。伏羲八卦揭示了天道規律,鑄造了中國至尊、至大、至公、至信、至剛、至強的中國大道文化,從此,歷三皇五帝,歷夏商周,歷秦、漢、唐、宋、元、明、清源遠流長,大道一直引 領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一直引領中國生生不息,伏羲文化走進了世世代代人心。距伏羲八千年后,由于社會轉型,中國文化被西化殖化,中國文化丟失了,中國信仰崩潰了。去祖亡族,去史亡國。天下面臨著天人對立、人與人對立的生存危機。我們要繼承祖先,弘揚天人合一的中國文化,為往圣繼絕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子孫開泰平,堅定守望伏羲文化,弘揚伏羲,為實現中華復興努力奮斗。
精英學者們,立于圣地,沾襲靈氣,覽萬年文物,觸物生情,緬懷先民,作詩賦詞。
6月26日下午,精英們驅車赴秦安大地灣遺址考察:中國最早的旱作農業標本,連續六萬年的北方旱作農業;中國最早的彩陶、中國最早的文字、中國最早的宮殿式遺址、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中國最早的繪畫等等催發了學者的思考。在女禍祠、女媧洞、風臺、風溝、風塋、龍泉等地考察,學者們思維穿越時空一萬到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懷有虔誠敬天法祖之孝心的學者們,有伏羲女媧信仰,他們行為合天地之德,日月星辰普降吉祥!通過考察伏羲廟、卦臺山、大地灣、女媧祠、女媧洞等,深厚的伏羲女媧文化底蘊,為學術研討提供了唯我獨有的古遺址文化之本源資料寶藏!
研討會主旨明確:弘揚伏羲女媧文化,編寫易學教材是為振民族之魂,用伏羲道和德的思想在十四億人心中筑起新的長城,中華民族林立于世界優秀民族之前列,真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不期而至。在龍根文化的引領下構建人與人、人與社會、國與國、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社會。伏羲女媧道治天下,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人類共同向往的時代,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的時代,是人類和平的時代,是人與人,人與社會,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和諧的時代。地球一家藍天綠水,平等和諧,實現天下太和神圣世界新秩序。
大會選址在羲皇故里龍的故園是丁靜院長的英明決策。
一、研討會形成的共識
1、伏羲女媧是中華56個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中國歷史上四次建立中華大祖譜:春秋時孔子根據周史編寫的中華大祖譜,后西漢大學者劉歆編《漢書》承續孔子的史實觀,以典制規定了中華民族大祖譜: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高唐氏——帝舜有虞氏——帝禹夏后氏等。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明初在北京修建的歷代帝王廟,供奉中華民族歷史上有作為的188位皇帝,伏羲位正居其一。
2、中國是龍國,伏羲是龍祖,中華56個民族共同的族別是“龍族"。中國十三億人和海外六千萬同胞都是龍的傳人。唐代歷史學家司馬貞 著《史記•三皇本記•補記》記載:“太皰羲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皰羲于成紀……。”
龍年龍月龍日,雨后的太昊山,藍藍的天空,飄著潔白的云朵,近谷遠山樹木蔥郁,芳草青青,山花爛漫。天空兩道美麗的彩虹搭成通向天堂樂園的愛情之路!
華胥與雷神"執手邁向自己的樂園,此時天降祥云,曰月眾星辰普照亁坤,華胥雷神陰陽和合,凝天宇日月星辰之精華,集萬物之靈性,雷神陽精原子與華胥陰精卵子結合,龍配孕龍子!太昊山在歡呼,雷澤湖在吟唱,天地盛德人類繁衍肇啟于此地此時!"履大人跡,生羲于成紀"。."履大人跡"之我見:履為鞋,鞋為女陰,至今有"新鞋,破鞋"之俚語,足為祖根,陽根,這里足插入鞋中是陰陽合和,云雨之起,人類愛之動,生生不息之始!"足"今還用"插足,第三者插足,意貫古今。遠古伏羲"制嫁娶"之前男女之愛關系和為先,只要雙方情愿相合,后人稱"野合"其實是愛合。"履,足"之解印證了中華遠古之韻意,悠深亨通!“大人"大是太,極致之意,大人是特指有圣德通靈之人。跡是人發育成人之精點。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交感,男女配合,天地盛德之理也。天地不交,則萬物從何而生,女之歸男乃生生相續之道。男女交而后有生息,有生息而后其終無窮,前者有終而后者始,是人之始終也。
3、伏羲女媧文化的定義
伏羲女媧文化是宇宙的本體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本土本源文化,是人類文明文化的根和源,是伏羲女媧取法自然,仰觀天象,俯察地法,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旁觀鳥獸魚文與地宜。吮吸宇宙億萬年的精氣和大地萬物之靈氣,一畫開天,開天明道,道分天道、人道和地道。于是畫太極、分陰陽、作河圖、制洛書、創八卦成大易,繪出了宇宙的全息圖,謂之伏羲女媧文化。
4、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是文化的復興,文化的復興必從文化之根源興起。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體的,一體的核心就是根源文化即伏羲女媧文化。伏羲女媧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祖根源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道釋儒三大主流,源在易文化。
二、研討會取得成果
1、彜漢同祖,同脈。
可敬的祿文斌老人率十三位彝族同胞出席2017(丁酉中國·天水)首屆世界中華伏羲女媧龍根文化精英論壇暨浙江大學新中國第一套易學教材編撰第二次研討會,學者個個德厚博學,修養非凡,心言大有暢懷宇宙、不忘始祖初心之氣概,應稱為當代先進文化思考群,為振興中華,是中華民族之根,中華民族龍根文歷史未來擔當者。祿老深情道心語彛漢"血脈相通,山水相連"彜族的始祖是伏羲。彝族六千多年的父子連名譜,紹續了中華輝煌燦爛的歷史,傳承了中華不朽的文明。王子國父子認為伏羲先天八卦涵龍書,魯書是中華民族龍根文化。安金黎先生、黃中相先生"羲生九子,彜為羲后裔""泥族"延續了女媧摶土泥人,中華民族復興,必先文化復興,文化復興,當從龍根文化抓起。黃克學先生的八萬彜字(符號)足夠中華民族自豪,讓美國考古學家克拉克洪,英國人類學家丹尼爾折腰! 王繼超先生等人破譯大地灣八千年的文字,徹底解開了人類文明之源。開天辟地的大會啟于此。
2、八千到一萬年大地灣古文字得以初步破解。大地灣文字的破識,將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堅定有史證的推到了八千到一萬年。大地灣文字的釋義者卞偉光老師、王繼超老師、翟金錄老師等我們為您點贊!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一萬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從結繩(編碼}記事到八卦符號就開始了文字的創造,完全是為人類生存、生活而緣生的,首先是象,其次是形,不管是象還是形目的都是表義。從抽象的結繩編碼到具體的符號文字,歷經漫長歲月,是人類文明的起步。古今文字是人類用來交流的符號系統,是紀錄思想和事件的書寫形式。一個結繩、一個符號都是公認通用的如乾三連"三"就是天,不是水也不是風的符號。古釋文的嚴謹須學者攜手共同走向象形義高度統一,文字是一個民族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愿精進!
王繼超教授釋解大地灣古文字(附原文)
卞偉光:大地灣二期文化符號(龍文)解讀
1、天龍(由五個人陽符號組成),屬金。
2、五生六爻龍圖(由五爻加一個變爻組成),此即為泥人(西南夷)最早的龍書,陰陽成雙時五生十成,六生十二成。五行齊全,六爻不定。
3、乾(旱)龍(由三個人陽符號組成)屬金。
4、蛟龍(由雙人陽雙人陰交合而成),半金半水。
5、干龍(由天陽地陽符號組成),半木半土。
6、一畫開天陽(由天陽人陽符號組成,上為開陽,下為天陽)半金半木。
7、伏龍(由人陽符號變形而成),屬金。
8、龍公(人陽符號)屬金。
9、一畫開天陽(由天陽人陽符號組成)半木半金。
10、龍母(人陰符號)屬水。
11、龍公(人陽符號)屬金。
12、雙龍(人陽加人陰),龍公龍母,左公右母,半金半水。
13、飛龍(人陽符號),屬金。
14、云龍(天陰符號),屬性不定。
15、天河無水(雙太乙天道符號)屬金。
16、盤龍(由四人陽符號組成)屬金。
17、龍公(人陽符號)屬金。
18、天河注水(左上為天河有水符號,右上為天陰符號,下為女陰符號),屬水,主陰。
19、獨龍(天陽符號),屬木。
20、龍公(人陽符號),屬金。
21、龍母(人陰符號),屬水。
22、龍公(人陽符號),屬金。
23、龍公(人陽符號),屬金。
24、龍母(人陰符號),屬水。
25、龍公(人陽符號),屬金。
26、云龍(天陰符號),屬性不定
27、龍母(人陰符號),屬水。
28、一畫開天陽(由天陽人陽符號組成),半木半金。
29、天河有水(人陽插入人陰)半金半水。
30、一畫開天陽(由天陽人陽符號組成),半木半金。
31、降龍(雙人陽符號組成),屬金。
32、水龍(人陽穿過人陰),半金半水。
33、臥龍(人陽臥天陽),半金半木。
34、龍母(由人陰變形而成)屬水。
35、火龍(地陰符號),屬火。
36、土龍(地陽符號),屬土。
易出于天,破解中國歷史演變的密碼和鑰匙,是恢復和還原文王演卦前的伏羲古爻古卦,以及伏羲五爻大法。破解五爻符號的鑰匙,是找到五星與五爻的對應關系、五星五爻生五行的關系,以及龍伏羲親手繪制的龍書或龍圖。沒有這個密碼和鑰匙,無論你是中學西學,也無論你是漢易彝易,誰也打不開中國易學這把鐵鎖!
天水當地民間有句諺語說:“伏羲八卦不出門,文王八卦四海行”。今年大年初五,我和浙大課題組的謝陸明老師、張亮老師,天水的呂婉霞老師、劉孝義老師,我們在卦臺山拜祭伏羲老祖宗時,曾問過伏羲爺:您老人家手中拿著的“八卦盤”是您當年畫卦時的真東西嗎?請明示!如果是,就給個上上簽。如果不是,就給個下下簽!結果我們抽得是下下簽!也就是說,伏羲爺不認得他手中拿的“周易八卦盤”!在這之前,我和謝陸明老師的觀點已達成一致:周易先天八卦圖不是伏羲的先天圖,河圖洛書也不是最早的易圖。最早的易圖是龍圖。龍圖經過三變:從六爻簡化為五爻,從五爻又簡化為兩爻之后才有了河圖洛書。也就是說:1、先有實物龍圖的九宮石頭卦;2、次有符號龍圖的六書六爻卦;3、再有符號龍圖的八角星紋卦、簡化五爻和簡化兩爻卦。河圖洛書是在兩爻或兩符模式的基礎上形成的數字卦。
龍圖三變的直接證據,西漢汝陰候墓太乙九宮占盤——
一、西漢九宮占盤
一九七七年,安徽阜陽縣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至遲為西漢時期文物。其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屬性(水、火、木、金、土)排列,九宮的名稱和各宮節氣的日數與《靈樞?九宮八風》首圖完全一致。小圓盤過圓心劃四條分線,在每條等分線兩端刻“一君”對“九百姓”,“二”對“八”,“三相”對“七將”,“四”對“六”,與洛書布局完全符合。“九上一下,三左七右,以二射八,以四射六”,也與《易緯?乾鑿度》相合。今有人認為太乙占盤的出現,說明洛書至遲于西漢時期已經形成。
二、九宮八風
洛書九宮與八風、八卦、節氣、方位等相配合的學說。《黃帝內經》載其圖式。認為“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蟄之宮,曰冬至矣”。(《靈樞?九宮八風》)古人觀測天象認為太乙(北極星)之位恒居北方,并以此作為定位的標準,以北極星圍繞其旋轉的位置為指針,按季節依次移行。從冬至日開始指向正北方葉蟄宮,主冬至、小寒、大寒三個節氣,計四十六天;期滿之后下一天交立春,移居東北方天留宮,主立春、雨水、驚蟄三個節氣,計四十六天,余類推。太一游九宮共計三六十六日,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有奇的概數。古時據太一徒于中宮,朝八風,以占吉兇。“太乙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后之則多旱”。
注意上圖的“個”即開陽符號,箭頭即“一畫開天陽”,與上文《大地灣二期文化符號(龍文)解讀》對“個”的解讀完全符合。證明了易出于天,真憑實據,鐵證如山。也恰恰證明了北宋之后出現的“河圖洛書”不是最早的易圖,我們對此堅信不疑!
易與天地準,天上的準星就是北斗天心,地上的北斗就是昆侖七山。天上的七曜是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政,地上的七岳是日山月山金山木山火山土山。大家一定要記住,伏羲演卦的目的不是為了占卜,而是為天地人立法,為百姓生靈立命,為萬世開太平!那么真正的伏羲八卦以及龍圖是什么?我們則始終認為:易出于天,真正的伏羲八卦一定與天準,我們對此堅信不疑!
易出于天,地法于天,伏羲五爻與天地準——
(五星)木 火 土 金 水(星名)
(五爻)一 乂 十 人 八(星符)
(五數)一 五 七 六 八(數符)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地符)
(五方)東 南 中 西 北(向符)
伏羲五爻揭秘——
“個”,開陽符號。人陽“人”在上,天陽“I”在下。
伏羲一畫開天就是指這個開陽符號,是人一畫開天!
“一”,天陽與木星對應
“十”,地陽與土星對應
“乂”,地陰與火星對應
“人”,人陽與金星對應
“八”,人陰與水星對應
周易八卦圖及河圖洛書是后人附會而作,這才是伏羲老祖宗的真東西——
陜西省淳化縣石橋鎮西周一陶罐上的的伏羲五爻
3、彝族《父子連名譜》的顯世
從一世希慕遮到今217代和360代兩個版本。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一一公元前479年,距今2566年,已有84代,按此推算每代28年計,217乘以28得6074,360乘以28得10080《父子連名譜》佐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光曜全球。
4、伏羲取法自然
我要在羲皇心田馳聘,不在周公孔子面前盤桓。一一陳摶。
天自然,地自然,人自然,諸物自然,伏羲取法自然。取法自然生大道,道貫古今,道統天下,道立天下,道安天下。敬畏自然,道生德,德養道,德通神明,法道自然,同生天地間,與萬物共榮,與人和諧,開人類太和。
中華大易三難,破解之路。北大學者楊占生調查得出:一是著名學者、高級領導說:上古的研究,實證很少,意義不大。孔子已把它寫成周易,研究周易就可以了!二是在一個二十多個女大學生和研究生的辦公司,一致認為中國人的祖宗是炎黃,伏羲女媧只不過是神話。東西方都以漢字為準,為中華文明3700年,這就是我們主流教育的結果!上火車前,問40多歲的司機,不知道伏羲是誰,此問,情何以堪!
上述中華文化3700年“周易是群經之首”,中國人的祖宗是誰?成為中華文明主流社會的思維定勢。我的心頭蒙上了霧霾!這次會議,讓我沖出霧霾思維,豁然開朗。究竟有多少人知道,中國人的祖宗是誰?
大易三難之一:此會已經破解
一直以來,東西方漢學家,歷史學家,都以文字出現,定位文明的起源,因此,中華文明的起源是3700年。我們不同意!盡力發聲,一是漢字成熟,已經是漢字哲學。難道之前的文字不是文明嗎?二是上古數學文化和農歷,北斗歷不是文明嗎?但是有聲無力!
此次會議和大地灣考察證實了伏羲時代的上古文字,實證。由伏羲的上古文字發展成漢字和字符六萬三仟多字。彝族文字是活化石,有八萬多字和字符。加上大地灣的上古文字完整地出土實證。而且不是孤證!實證中華文明8000年!
我們的先祖伏羲女禍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先祖。
大易三難之二:破解《周易》
破解《周易》是上古真人作易,還是圣人作易的問題,也就是伏羲大易還是周易是群經之首的問題。
對此,我們對孔子的言行考察就可破解。
其一上古真人作易還是圣人作易?
“皇帝內經”記載,中國人的智者劃分為: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賢人。考古證明,是伏羲作八卦,之后有連山卦、歸藏卦、傳前易學,謂之三“墳”,主導中國易學八千年。
到了春秋時代,諸子百家都傳承伏羲大易的思想和方法,由道家、法家、陰陽家、兵家、縱橫家傳承的較好,而且有用,而儒家最差,為什么?老子“道德經”,一言定位,“仁義出,大道廢”。孔子不懂易,學生又多,講禮、德而失道。老子以德來講道,所以,馬王堆出土的版本是《德道經》。對此,我曾經與道家切搓過。
由此可見,孔子是大易以后的學者。他的主學是傳承了周禮而忽視了易學。
孔子晚而好易,歷史記載了“子見老子”的歷史事件。這時孔子已經56歲了!
子見老子,回來三天不說話,弟子問他,他說見到“真龍了!”孔子看準了,那是中國的真學問。
此后,有兩句話和一件事,周易研究的人都知道。
一是“朝聞道,夕死足矣”。可見,孔子好易之強烈,對中國大易思想的崇拜!
其二,“晚而好易,不知老之將近”。可見,孔子學易,專心之志,上述可見孔子晚年學易,即不是童子功,又不是中年功。學易,也難學懂。
其三,孔子學易,把書簡的連線,都翻斷了,可見之刻苦。
老子曾是周朝的圖書館長,子見老子,老子到底給了孔子多少大易之書,尚不得知,但是老子激發了孔子學易的激情是可以肯定的了!
晚而好易的孔子編“周易”了,而且列入他的那些隨筆之首,問題就來了!
一是,出版社社長要當作者。他在書中幾十處強調“圣人作易”。上古真人作易的事就不提了!構筑了中國易學發展過程的一筆糊涂帳。孔子讓弟子們吹捧,“圣人作易”。于是,“圣人作易”的桂冠就穩穩地戴到孔子的頭上,儒家頭上。也把中華文明的八千年之根和桿給模糊了!
二是孔子好易,但易并不是好學的,易分兩部分,一是易理,有文化,尚能入理,入學。但是另一部分的易數和速算,并非一日之功。好了!好易不懂易數就把易數當做低等的學問踢出“周易”,流傳在民間。孔子編的《十翼》系辭:“龍馬負圖、神龜獻書,圣人則之。”完全背離了伏羲取法自然的實踐過程。把偉大的易學引入了歧途,誤導了國人2566年。2014年4月26日,劉孝義教授在北大講課時提出這一觀點,受到與會者高度贊評。
結果出來了,好易不懂易,三千弟子沒有一個能成為易學大家的。
大結果出來了,由于孔子好易而不懂易,特別是不懂易數,又占據了兩千年來中國文化,特別是教育、官場文化的主流地位。使中國易學傳承混亂不清。導致中國易學一源三流。先是道家傳承上古真人易學的傳承,至今成真人的37人。以易數研究為主。在中華文化中的主流位置上,時隱時現。在歷史的大轉換時期,才活躍起來。大易之數的成果,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桿,一是中醫、易醫不分,養育著中華民族。二是農歷,從伏羲時代的十月歷,北斗歷到夏歷至今,先民們大都知道天文地理,農歷節氣等,從而指導中國八千年農業文明始終走在世界前列。三是好易不懂易成為教育和官場的主流。在歷代轉換時期,創業帝王不喜歡他,以道、法、兵家為主。守業君王、未代君王喜歡用儒家來維護自己的等級和地位。復興君王如遵儒,就容易轉為未代君王。所以,毛澤東有一言破的話:共產黨一旦遵孔,就離滅亡不遠了!(大意)
為什么,孔子《周易》不但不懂易數,在易理的核心上,也背離了大易真經。
大易是變化的學問,其核心是太極生兩翼,兩翼為陰陽,陰陽的變化,是陽剛陰柔的變化,剛柔互易,生生變化。我讀過的各種占卜書的開篇第一句都是“萬事紛紜,一理貫通”。可是,《周易》和儒家學說中,男尊女卑不能變,上智下愚不能變,君君臣臣不能變等等。然后,我們花錢搞了那么多孔子學院,以這種核心思想為主導,還有什么“無后為大”、“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之類,能被現代文明接受嗎?
之后,佛家回到中國。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有記錄,但悟誰的“道”,尚不清楚。我認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只有老子西行布道,具備此大志大義大舉。其老子的核心“無”生有的思想和佛家的“空”是相通的,佛家對生命的認知有創新。佛家回到中國象回家了,在印度沒發展起來,但變成了中國佛教。
由此形成的中國大易的一源三流,一源模糊了,三流定勢了,難以創新。
天水民間易學高人張六斤二十多年堅持寫宇宙信息文十卷一百八十萬字,尋破譯人。
陶文學八卦易學演繹出奇道。附照片
三、學術成果探討問題:
畫不等于劃;陰陽符號不等于陰陽;與天地準的真正含義;繼天立極的內涵;彝漢文字研究;相信歷史,不否定神話的科學元素;從連山到歸藏演繹的過程;大地灣文字再深入確認;父子連名譜的文化;西周夷人作亂,焚繞圖書和秦始皇焚書坑儒到少數民族對文化的保存;女媧補天補什么;開天立極的根源意義;陶文學演八卦石;碳14測定待定;張六斤信息文尋找破譯人;文化和學術的等問題。
四、中華伏羲女媧文化發展促進會向課題組編寫易學教材幾點建議,供參考,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第一: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老師履行教育之責,依托教材。新中國第一套易學教材編寫組以傳道為宗旨,恢復中華大祖譜,堅定伏羲女媧是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生于古成紀今中國天水古風臺,在天水卦臺山作卦一畫開天,開天明道,即天道、人道、地道,道立天下。在天水大地灣點燃了人類文明熊熊之火。伏羲氏向東南西北八方遷徒傳播文明,建都淮陽,以龍紀官,國家管理已具雛形,要講清楚,回答我是誰,從哪里來,到那里去的問題。
第二:伏羲女媧取法自然的宇宙本體本源文化是編寫教材的方向,伏羲大易文化走出帝王將相之宮室,走出深藏秘傳之途是歷史的必然。還要走出“易就是占卜算命,陰陽風水”之旁門邪道。老祖宗伏羲女媧是天地人中頂天立地的有超常智慧和圣德之人!
第三:編寫易學教材要抓住中華文化的脈絡:伏羲開創的大易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祖根源文化,從伏羲明道,五帝繼道明德,三王明禮,舂秋百家興,秦示法,漢興經學,魏晉南北朝興玄學,唐朝儒釋道并興,宋興理學, 明有撲學,清為乾嘉學派,“五四”時文化全盤西化,新中國時毛澤東思想,大開放時西化占主流,十八大本土文化新時代開始。一萬年來反來復去,折騰不息最終還是伏羲女媧文化為根源。易學教材應穿越時空,傳道教育才有未來!
第四:編寫新中國第一套易學教材,要體悟八卦至道,剔除糟粕,勘誤求正。如:“龍馬負圖,神龜獻書。”《系辭》之說法誤導人們2566年等。
第五:新中國第一套易學教材編寫要有暢懷天地的太極觀的高度編寫:如道從何來?何為道?究根溯源,伏羲一畫開天,開天明道,道分天道人道和地道,先畫太極,太極分陰陽,太極為道,道為太極。此為宇宙之本體,人類文明,之源,中華民族文化之根源。
第六:教育的根本是什么?中國教育建國六十八年了,教育導向,教材編寫誤導教育,高考,錯誤導向,圍繞高考,誤國誤人。教育背天道而行,論結果68年與諾貝爾獎無邊,論人才,滿街教授走,大師多如狗,試問大師何在?建議大家讀一讀楊復竣先生《致淮陽編寫鄉土教材者的公開信》,轉發一下,如居廟堂之高者能讀,國家教材編委會的能讀,人民幸之,國家興焉!
(與會代表學者在秦安隴城女媧祠前合影)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