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幸福天水 > 正文

春節臨近 天水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和發展,“7天無理由退貨”已經成為了電商平臺的普遍規則。但與電商相比,實體店購物是否也可無理由退換,線上線下購物有何區別,如果購買的商品出現了質量問題,消費者又該如果維護自身權益?帶著以上問題,記者日前走訪了部分市民、商場售貨員,并前往天水市消費者協會進行了采訪。

購物遭遇退貨難

  春節臨近 消費者該如何維權?  

□記者 何慧娟 

現象:商場購物出現質量問題 多數只能換不能退

“按道理我花多少錢買的衣服,她們就應該給我退多少,但售貨員說根據規定只能換不能退,這無形中我的錢就縮了水。”家住我市秦安縣的王力告訴記者,兩周以前他在秦州區某商場買了一件價值800多元的外套,拿回家后才發現衣服的內襯開線嚴重,一周后他便拿著衣服去商場換,卻被告知已經沒有他穿的碼。

王力認為,既然已經沒有他穿的碼了,就應該退款,但售貨員說只能換不能退,后來他在那家專柜看來看去也沒有喜歡的外套款式,只好又添了100多元錢換了兩條褲子回去。

“既然是商品質量問題,他們就應該退錢的,但人家不給退我也沒辦法,從秦安到市里來回跑也麻煩,就只能隨便拿兩條褲子湊合著穿。”王力說。

與王力一樣,家住秦州區的李瓊也在商場購物后遭遇了退款難,但她并沒有聽從售貨員的建議換貨,而是找到了商場管理處,通過協調最終退回了錢,但過程卻比較曲折。

12月中旬,李瓊在我市一商場購買了某品牌正在打5折銷售的一件針織連衣裙,價值500元,回家后,李瓊將連衣裙與一件淺色外套搭配試穿時才發現連衣裙掉毛嚴重。

“一周后我去她們品牌專柜提出退貨要求,專柜售貨員一開始以‘打折商品不退不換’為由拒絕了,但在買東西時他們根本沒這樣說,購物小票上也沒有任何提示。后來我提出不給退貨就找商場管理處時,售貨員又說可以換貨,可我不想換只想退。”李瓊說,與售貨員協商無果后,她便找到了商場管理處,管理處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同意退款,可當她前去收銀臺退款時,卻被告知她購買連衣裙時付的是現金,所以只能退現金,但當天顧客都是刷卡消費,所以收銀臺暫時沒有現金可退。

“那天是周六,為了退錢我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七點,總共去了三趟收銀臺和專柜,他們一直說沒現金。第二天下午我又去了,得到的答案依然是沒收到現金。那么大一個商場,周末兩天怎么可能沒收到現金,很明顯就是故意拖延。”李瓊告訴記者,直到第三天下午,她實在沒轍了又去找了商場管理處工作人員,才將500元退款拿到手。

“為了退一件衣服,跑了5趟商場,但最讓人郁悶的是專柜售貨員的服務態度,從買衣服時的細致貼心服務周到,到退衣服時的冷臉和嘲諷,簡直差距太大了。還好我是維權意識比較強的人,知道找商場管理人員出面解決,估計很多人遇上這種情況就只能吃啞巴虧了。”李瓊感慨說。

在記者走訪的幾位消費者中,有過退換貨經歷的有4人,其中另外3人都是聽從了售貨員“只能換不能退”的規定,只有李瓊在堅持下最終拿到了退款。

 原因:部分商場有規定 一旦出現退貨銷售人員需承擔責任

根據《產品質量法》規定,銷售者售出的產品具有一般質量問題的,即應承擔產品質量責任,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也就是說如果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消費者是可以要求退貨的,但是為什么在一些商場購物后會出現退貨難?

“每個商場都有各自的規定和考核辦法,比如我之前工作的那個商場,售出商品后給售貨員會有一些提成,但如果出現退貨的話,不僅銷售員要挨批評,而且還會面臨著罰款。同時,如果某個專柜當月有投訴或者退貨,整體考核也會受影響。”商場售貨員小王告訴記者,賣出一件商品提成或許只有幾塊錢,但出現退貨的話,罰款少則幾十多則上百,所以售貨員不讓退也是情有可原的。

采訪中李瓊說,買東西的時候總覺得大商場里好,起碼是品牌商品,也有正規的流程和小票,可一旦要退貨,這些流程反倒成了絆腳石。“在商場里退貨的話,要找專柜協商,找商場相關負責人簽字,再找收銀臺退款,但凡哪個環節有一點不對,人家就不給辦理,要么就是他們之間相互‘踢皮球’故意拖延。可就算是在小攤點上買東西,如果出現缺斤短兩的話,只要找過去一說也很快就補上了。”

“如今實體店已經受到了網購的巨大沖擊,之所以我還會選擇去實體店買衣服,就是因為可以現場試穿,而且還能享受到售貨員細致周到的服務。可真要退貨的話,實體店的服務態度和退貨流程確實還有待提升。”王力說。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其實在我市已經有一些購物商場率先實行“無理由退貨”了。

“商品包退貨,不滿意就退錢。”在位于天水市龍城廣場附近的一家購物商場,樓道的墻壁上醒目地貼著紅色的標簽,標明不論是自己不喜歡,還是家人朋友不喜歡,15天內都能拿著購物小票去退貨。

“前幾天我買了一件紅色的棉衣,拿回家后兩個女兒都說顏色太鮮艷了,我便提過來退貨,商場工作人員連原因都沒有問,檢查了一下衣服后把小票拿過去一看,就把錢退給我了。”在該商場門口,一位阿姨提著剛買的一大包商品說,雖然買的只是幾十塊錢的東西,但商場良好的服務態度讓她覺得很靠譜,以后還會常來買。

 調查:你有沒有遭遇過消費糾紛,是否選擇維權?

張敏(某市直單位職工):

售后的服務態度最重要

“一個月前,我在某品牌蛋糕店買了幾盒糕點,回家后發現其中一盒好像被人動過有一個坑,就立即給他們打了電話,他們不僅如數退回了那一盒糕點的錢,店長還親自登門道歉,妥善處理了這個問題。”張敏說。

張敏告訴記者,她其實一開始并沒有想著讓退錢,但畢竟是吃的東西出現了問題,難免心里不舒服。但在詢問時,工作人員的態度很好,她當時就原諒了對方。

張敏說,她在日常消費中比較注意維護權益,但維權的過程也總是很不順利。

“有時候一想,像我這樣為幾十塊錢的東西勞心勞力劃不來,但這不只是錢的事,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懂得尊重消費者的權益,只要他們態度好,沒什么事情處理不了。”張敏說,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如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很全面,而且12315投訴平臺和消費者協會也都會為消費者做主。

陳麗(秦州區堅家河居民):

維權之路很艱難

“找過去的話,工作人員往往會推諉,或者態度很不友好,消費者的維權之路并不平坦啊。”陳麗說。

三個月前,陳麗在解放路某電動車專賣店買了一輛電動車,騎了一段時間之后她發現電動車的電瓶質量有問題,便前往專賣店要求退錢,但工作人員說只能修不能退,可修好后過了一段時間電動車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接受采訪時,陳麗的電動車已經在專賣店修三次了,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王建國(秦州區安居小區居民):

買了劣質貨只能自認倒霉

今年五十多歲的王建國老人告訴記者,一年前他在綠色市場附近某超市買了一個電熱毯,回去用時才發現是壞的,他拿到超市要求退錢,但超市的工作人員一口咬定是他自己弄壞的,不給退換。

“雖然很生氣,但又想想沒必要為了幾十塊錢和他們吵,氣壞了身體劃不來。”王建國告訴記者,遇上這樣的事只能自認倒霉了,之后他便再沒去那家超市買過東西,一方面是他們的商品質量不靠譜,更重要的則是他們的服務態度不過關。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大多數人買到有質量問題的商品,在要求退換或賠償失敗后,一般都會自認倒霉,不再追究。究其原因主要是消費者維權的成本過高,不僅要費神費力,甚至還要付出時間和金錢。雖然可能到最后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過程往往曲折坎坷。

 提醒:市民要通過正規渠道 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消費侵權的現象,有些侵權行為甚至讓人防不勝防。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消費者在購物時需注意些什么,如果發生糾紛又該怎么辦呢?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除報紙期刊、鮮活易腐等特殊商品外,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天水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辛小蘭說。

采訪中,當記者問到網絡購物與實體店購物在售后維權方面的區別時。辛小蘭說,以購買服裝為例,網絡購物與實體店購物最大的區別在于實體店可以試穿,消費者能現場看好材質和顏色,但網絡購物的話可能會出現圖片與實物不符或者上身效果不好、色差較大等情況,所以網絡購物支持7天無理由退款,但實體店購買的商品如果不存在質量問題,消費者要求退款是不予支持的。

“當然,如果在實體店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商家不同意退貨的話就可以投訴,在我市幾個較大的商場都設有投訴臺,如果投訴臺還解決不了,就可以到轄區工商所進行投訴,或者撥打12315投訴電話。”辛小蘭說,一般的商場對售后還是做的很到位,真出現了質量問題的話都會及時解決,起碼會讓顧客換貨。所以說在消費者維權方面制度還是比較完善的,目的就是要減少消費者的損失。

記者了解到,隨著近年來網絡購物的普及和盛行,在淘寶、唯品會、京東等一些網絡購物平臺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退貨流程,比如在淘寶網上,從商品發貨到收貨,以及簽收后的30日內,都可以發起售后服務。另外,如果在網絡購物時出現質量問題,也可以前往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在“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咨詢系統”中,就有“電商直通車”分項。

據辛小蘭介紹,2016年我市消費者投訴案件是700多件,2017年則達到了1000多件,涉及的行業有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汽車及汽車配件等。“與前些年相比,消費者維權意識有明顯的提升,有的消費者前來投訴,說得特別專業,甚至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研究得很透徹,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只有大家都提高了維權意識,才能促使商家誠信經營。”

采訪中辛小蘭還提醒各位消費者:首先,在購買促銷商品時不能盲目地看價錢,還要將各方面細節問清楚。其次,要貨比三家后再理智地做決定,以免沖動消費后又后悔。另外,購買大件商品的話最好到正規的商場或超市。同時,還要多留意商品標識,比如買食品時要看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認證體系等,在實體店購物還必須要留存小票,如果出現售后問題可以作為憑證。

“消費者買了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后要有維權意識,經營者要做到誠實守信,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同時建立經營者不良記錄體系。”辛小蘭說,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營造出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