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些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
狠抓重點,把實體經濟做實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發展實體經濟重點在制造業,難點也在制造業。”貴州省發改委主任陳少波代表認為,制造業強大,三大產業的底盤才會穩固,產業融合的根基才更扎實。貴州目前面臨著優強企業數量和規模不足、前沿技術和高端人才匱乏等難題,正在通過實施“千企改造、千企引進”工程、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措施,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議國家在進行重大產業布局時,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為實體經濟發展增添更多助力。”
“虛擬經濟產生于實體經濟,也要服務于實體經濟。”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煒代表表示,虛擬經濟不能成為提款機和投機場,必須切實防止“脫實向虛”。實體經濟融資難依然存在,要更加注重引導金融機構看長遠、重根本,耐心服務企業成長,發揮對實體經濟的反哺作用。“建議打通銀行企業之間的信息壁壘,扭轉銀行由于‘看不清’‘看不準’‘看不起’而惜貸拒貸的問題,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服務。”
內外兼修,把實體經濟做強
“實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既要靠‘育種’強化內生動力,也要靠‘培土’優化外部環境。”華星北方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響代表說,許多國內企業的競爭力都相當不錯,但有些體制機制障礙需要理順,比如目前國內有相當數量的老舊機動車,很多國家也有二手車進口需求,如果能打通二手車出口產業鏈,不僅能帶來可觀的貿易收入,還將帶動汽車零部件、維修服務出口。“建議完善老舊機動車出口政策,為企業發展開辟更大舞臺。”
“做強實體經濟,既要深耕國內市場,也要開拓國際市場。”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委員表示,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做強實體經濟必須考慮國內國際兩個因素,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香港背靠祖國,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在這方面有獨特優勢。“只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瞄準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不斷深化與內地交流合作,香港必能與祖國內地同發展、共繁榮。”
提質增效,把實體經濟做優
“振興實體經濟,既要注重量的積累,更要重視質的提升。”中國寶武武鋼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副部長袁偉霞代表認為,創新驅動提質增效是實體經濟的必然方向。我國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高端產品和服務仍然相對不足,一些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仍然差距較大。“建議不斷建立和完善質量標準體系,狠抓質量關,促進中國制造再上臺階,促進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老企業要不斷鍛造新絕活,才能贏得競爭。我們就嘗到了甜頭,自主研發的雙旋浮技術,打破國外對銅冶煉核心技術的壟斷,效益大增。”山東新鳳祥集團黨委書記劉學景代表表示,目前有些老牌企業市場理念落后,產品服務迭代的速度跟不上需求升級的節奏,還有些企業舍不得投入搞研發,內生動力不足,競爭力不強,急需加快升級。“建議政府多管齊下推動老企業轉型,煥發新生機。”
(本報記者肖家鑫、范昊天、謝雨、汪志球、程煥、溫素威、靳博、張慶波、楊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