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選顏色鮮艷的茶葉 每日飲茶宜800毫升
又到了一年中品春茶的季節,3月下旬,2017年的明前茶陸續上市。喜歡喝茶,并不等于會喝茶。去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春茶的消費提醒。盡管2015年茶葉及相關制品抽檢總體合格率高達99.3%。但仍然建議消費者在選購茶葉時,一定要在正規商店或超市購買茶葉,特別不要選購顏色特別鮮艷的茶葉。茶葉雖是健康的飲料,但也應正確飲茶,且要飲之有度。
茶,是以茶葉泡水而成。茶葉以從茶樹上采摘的芽、葉、嫩莖為原料,按照特定工藝加工制成。中國是茶的故鄉,常見的茶葉有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六大類。市場上還有很多茶葉之外的茶產品,例如菊花茶、玫瑰花茶、牛蒡茶等。
茶葉的貯存對茶葉品質影響很大。多數茶葉不宜久存,溫度和光照十分關鍵。溫度越高,化學反應的速度越快,綠茶的色澤和湯色就會由綠色變褐色。如果茶葉在直射光下貯存,不僅色澤發黃,還會產生不良氣味。茶葉中色素氧化,使綠茶由綠變黃。這兩者都會加速成茶葉的變質陳化。因此,打開包裝后應密封儲存在陰涼避光處,避免營養物質氧化和香味流失。如果條件允許,儲存在冰箱冷藏室更好。
不僅如此,茶葉很容易吸濕,茶葉含水量愈高,茶葉質變就愈快。空氣相對濕度越大,茶葉吸濕越快,茶葉含水量就會增高,茶葉內的化學物質自動氧化作用就增強,茶葉變質就越快。濕度大不僅影響茶葉色、香、味,而且會滋長霉菌,加速茶葉變質。所以茶葉貯藏的環境必須干燥。另外,由于茶葉具有很強的吸收各種異味的能力,因此,不宜將茶葉同樟腦、香皂、油漆和其他有異味的物品存放在一起,也不能將茶葉存放在樟木箱等有氣味的盛器內。
茶葉雖是健康的飲料,但也應飲之有度。一般成年人每天平均飲干茶5-15克,茶水200-800毫升適宜。飲茶過多,特別是空腹飲濃茶,可能對消化系統帶來不利影響。
由于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會與含鐵劑、酶制劑藥物的有效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藥效。所以,不能用茶水服用藥物,比如補血糖漿、蛋白酶、多酶片等。

相關閱讀
關鍵詞:
首頁熱點
責任編輯:趙安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