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天津 > 正文

“傳統工匠”躍升“智造先鋒”——記中車戚墅堰所首席技能專家劉云清

他出身機修鉗工,卻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潮中躍升為智能制造的旗手;他最初學歷只是中專,手下卻帶著一批博士、碩士。他將“傳統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最終變身為“智能制造”的典范——他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車戚墅堰所首席技能專家——高鐵工人劉云清。

鉆研學習專業技能

1996年,中專畢業的劉云清進入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為一名普通的機修鉗工,跟著老師傅學習維修數控機床。

“咱們干維修,要學的可不光是維修技術?!睅煾档倪@句話深深地烙進了劉云清的腦海里。憑著對數控技術的熱愛,劉云清不斷刻苦鉆研,很長一段時間,他過的都是“車間、宿舍、圖書館”三點一線的生活。他在圖書館里閱讀了大量進口數控設備維修理論書籍,先后完成了大專、本科的學習。

那些年,數控機床大都是從國外進口,出了故障也多是請外國專家來維修,這種時候,劉云清總是半步不離車間地觀摩學習。

每天吃完晚飯,劉云清就到車間轉轉,琢磨機器的構造,思考維修中的關鍵難題;每當生產上有需要,他就設法動腦筋解決現場問題。他也因此逐漸成長為全面系統掌握數控設備機械、電氣、液壓、軟件等設備故障維修的專家。

“設備名醫”名不虛傳

如今,劉云清行走在車間機器群組之間,就能敏銳地從轟鳴聲中感知哪一臺設備出現了異樣情況,并能精準判斷出“病因”。

讓劉云清奠定“設備名醫”稱號的是他對一臺價值380余萬元的日本進口臥式加工中心的搶修。

2010年9月份的一個深夜,睡夢中的劉云清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叫醒。當時,公司正在生產一批汽車支架樣品,負責一道關鍵工序的日本OKUMA臥式加工中心突然出現故障,生產臨時中斷,而距離約定的交貨時間僅剩不到20個小時。

機器一啟動,劉云清就感覺到異常,運轉時發出的聲響與平時略有不同,經過仔細聆聽,劉云清立即判斷是線路板出了問題。劉云清大膽提出了國產化改造方案。新的技改方案涉及5塊線路板、300余條線路、3萬多個元器件,制造商為了保護技術,其線路板還加裝了保密措施,改造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兩個半小時后,劉云清改造完按下開機鍵,結果順利開機。

“技改大王”大顯身手

2008年,因為國外技術壟斷的原因,作為關鍵工序設備的數控珩磨機只能依賴進口,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還故障頻發。劉云清是個喜歡鉆研的人,骨子里也有股不服輸的勁頭。難道中國人就不能研發出性價比更高的數控珩磨機嗎?

翻閱大量資料,分析各種數據,改造閑置廢棄設備……為了測試珩磨的相關工藝數據,劉云清嘗試了100多種不同配比的刀具和磨削介質,對珩磨浮動結構的設計驗證也有數十次之多。經過數千次反復試驗后,首臺新型龍門式全浮動數控珩磨機誕生了。它的精度、成品率、安全控制等各項性能遠超國外同類設備,而制造成本僅為進口設備的四分之一,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該數控珩磨機的開發升級已進行到第六代,并實現了對外銷售。

2015年,公司成立了以劉云清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在他的帶領下,他的創新團隊加入到了創新創業的征程中來。兩年來,該工作室共取得科技成果35項、專利17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自主研發設備200余套,設計建造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7條,創造產值1.5億元。(經濟日報記者薛海燕)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