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值鞏義杜甫文化研究會領導專家考察杜甫東柯草堂之際,天水書法家吳正元在東柯草堂舉辦了個人畫展,這是東柯草堂自北宋以來的第一次畫展,為以后舉辦畫展開啟了先河、意義重大。吳正元,號秦隴山人。男,1949年11月生于天水,祖籍陜西富平縣,現年67歲,自幼酷愛書法,堅持臨習柳體、張遷碑、史晨貼、米芾體、趙孟體、二王體,經過40年的藝術磨練,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現任中國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院會員、天水羲皇書畫院會員、西部書畫研究院理事。2017年12月吳正元在天水市麥積區文化館成功舉辦了杜甫秦州雜詩書法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東柯杜甫草堂,位于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柳河村。據《元一統志》、《古董鎖記》、《雍大記》等史載始建于北宋哲宗紹圣(1094—1097)年間,距今900多年了,歷經宋、元、明、清。明代崇禎末年(公元1644年)毀于兵火,后重建。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再遭兵毀,毀壞殆盡,之后又加修葺。據一些專家學者提供的資料,1959年,馮國端先生發起籌建甘泉玉蘭堂及街子東柯杜甫草堂,并得到鄧寶珊省長的大力支持。玉蘭堂如期建成,而杜甫草堂因客觀形勢大氣候的影響而被長期擱置。時至二十一世紀九十年代,東柯谷的離退休文教界人士縣瑄、謝學義、卜愈吉、仙哲民、黨博學、張效騫、賈志康等七人,醞釀發起重建“杜甫東柯草堂”。此舉得到時任街子鄉黨委書記范具福及鄉黨委、鄉政府的大力支持。起草了《街子鄉人民政府關于重建杜甫東柯草堂的報告》,于1993年4月報送北道區,天水市人民政府同時報送了省政府。1996年夏秋之交,街子鄉政府主持在草堂原址上舉行了開工儀式,開始動工修建了一圈波浪式花圍墻。時隔三年,1999年10月又建起三間茅舍。同時申報為縣級文化保護單位。自2004年原街子鄉被拆鄉并鎮后,杜甫草堂修繕工作20年來一直未進行。2016年8月,當察訪到東柯草堂面臨倒塌危險的情況后,天水杜甫研究會組織工程隊對東柯草堂進行了搶救性修繕,這對延續草堂文化功能和拓展天水人文內涵起到了積極作用。
畫展當天,河南鞏義文廣新局副局長畢朝陽,河南省社科院杜甫研究所副所長兼秘書長姜海寬,鞏義杜甫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杜甫嫡傳第42代玄孫杜保才,鞏義杜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曹鏡洲一行,在天水杜甫研究會會長、天水師范學院教授聶大受,副秘書長趙振濤、王鈺和天水明德書院秘書長鄭天明,東柯谷杜佐后裔杜代娃等的陪同下,赴天水東柯草堂憑吊詩圣杜甫,并對吳正元在杜甫東柯草堂舉辦畫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姜海寬先生還和吳正元一起舉行書法筆會,通過互贈書法作品的形式,見證東柯杜甫草堂舉辦第一次書畫展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