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正定開展“洗城凈天”行動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助力添彩
每天一大早,在正定縣的各條街道上,就會出現一輛輛灑水車、霧炮車來回穿梭。伴隨著“滋滋”的噴水聲和“唰唰”的掃地聲,整個城市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藍天白云下,寬闊筆直的大道上流動著一道道美麗的“彩虹”,陽光在水霧間跳躍,幻化出七彩的模樣。一輛輛汽車在水霧間飛馳而過,卸下一路的風塵。路兩旁的花壇里,茂盛的冬青、紫薇、金葉女貞被水沖洗得益發鮮亮、翠綠。原本干澀的路面也變得濕潤起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舒適的氣息。人們或漫步于人行道上,或騎行于自行車道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郁郁蔥蔥、綿延不斷的綠道景觀,心情格外舒暢。
圖為灑水車正在作業。
正定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發源地、實踐地。1985年,正定縣委制定的《正定縣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強調:寧肯不要錢,也不要污染,嚴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鄉。并指出,“消除污染,保護環境,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持生態平衡,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是人民生產、生活的迫切要求”等等。正定縣把深入學習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繼承發揚總書記在正定工作時留下的寶貴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資源節約和保護環境相結合的空間格局,讓正定的天更藍、地更綠、空氣更清新。
圖為高壓清洗車正在對古建筑進行清洗。
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正定認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肅問責”機制,實行縣委常委包聯鄉鎮(街道)責任制,縣委、縣政府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雙組長制,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以強化環境執法為抓手,繼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實行目標管理,強化指標約束,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努力,一微克一微克地攻堅,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5月16日來,全縣城鄉各部門各單位積極行動起來,一場洗樓、洗路、洗樹、洗庭院的活動熱火朝天地展開……
在廣惠路,消防滅火車遠程噴射高達70米,對道路、小區庭院、古建筑及周邊的花草樹木進行全方位的清洗;在正定的各小區,工作人員每天定時對道路進行噴淋,對轄區內的樓房外立面、樓頂、車庫等進行高壓沖洗;在縣內的各條道路上,灑水車、洗掃車、道路養護車、消防車來回穿梭,按照“路見本色”的原則,開啟全方位精細化清洗模式,晶瑩的水花落在地面上,清洗抑塵的同時,也為原本炎熱干燥的路面帶來了絲絲清涼……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清洗小區樓宇外立面。
上午9時,在恒州北街記者看到,兩名環衛工作人員拿出了一個1米見方的金屬框放在剛清掃過的路面上,仔細地用小刷子將金屬框內1平方米路面上殘余的塵土、樹葉等掃到小鏟子里,再放到電子秤上。由于殘余塵土等垃圾的重量還不到0.1克,而這臺電子秤的最小稱量重量為0.1克,所以屏幕上顯示重量為0。正定縣環境衛生管理大隊督查科張子豪:一級道路殘余塵土等垃圾的重量在9克以內合格,二級道路15克以內合格。
在創衛工作中,正定縣全面推行“洗”“保”“找”保潔模式,采用門前三包、院落自包,主街主路城管消防分包,一個機車4個司機24小時連續作業,合理確定灑水、洗掃和沖洗區域及頻率。購置垃圾清運車、高壓沖洗車、多功能清洗車、霧炮車、小型便道沖洗車、微型清掃車、干式清掃車等各類灑水、清掃、清洗、清運、環衛車輛218輛,實現90%的機械化清掃率。同時,千余名街道保潔人員與環衛車輛實行“人機結合”模式,對城區內約760萬平方米的道路進行清掃保潔。在此基礎上,利用高壓沖洗車對部分污染較多的便道、收水口油污、痰跡等進行徹底清洗,確保不留死角。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消防車清洗樹木。
各單位、各部門也全民齊動員,展開庭院清洗活動。清洗辦公大樓、清除衛生死角、清除門前和公共區域遺棄的垃圾、雜物和路邊的雜草、土堆等。活動中,大家分工有序,各司其職,干得熱火朝天。
同時,住建、環保、安監、公安、消防及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執法,加大大氣環境綜合整理力度。通過標本兼治、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在精準排查上下功夫,在鐵腕整治上出重拳,在保持長效上出新招,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采取突擊執法、“點穴式”執法、明查暗訪等方式,實現涉氣環境執法檢查常態化。目前已對261處建筑工地嚴格按照“建筑施工揚塵十二條”標準加強監管,對不達標工地全部停工整改,驗收達標一個,復工一個。同時,開展餐飲行業排污治理,完成露天燒烤整治120家;建成區飯店餐飲單位安裝油煙凈化裝置103個。進一步鞏固“散亂污”企業整治成果,出動執法車輛670車次,執法人員2580人次,檢查企業1390余次,共處罰企業124家,徹底實現了全縣城區環境的“洗頭換面”。
現如今,走在正定的大街小巷上,清新的空氣、凈爽的綠地、整潔的小巷、湛藍的天空……使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難怪市民王大爺說:“現在環境變美了,整個人從上到下都覺得清爽!創建全國衛生城,洗城凈天行動洗得好,我們老百姓舉雙手贊成!”(陳汝健成玉紅、劉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