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北京 > 正文

中國經濟“中考”成績鼓舞人心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郭祥制圖。

前5月數據顯示,我國新產業不斷壯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帶動引領作用增強,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6月27日《人民日報》)

時間飛逝,2018年轉眼間已近年中。時間過半,中國經濟表現怎樣,是這個時間節點的熱點話題。如同沒有人不關心家庭收入那樣,也沒有人不關心國家經濟的走勢。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這個邏輯,正是人們十分關注中國經濟“中考”成績單的緣由。

盡管中國經濟的“中考”成績單尚未公布,但從前5月的運行數據,已經可以對2018上半年中國經濟基本面作出預判。用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6月26日發表署名文章中的話說,就是:“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內在穩定性協調性增強,轉型升級成效突出,新動能茁壯成長,質量效益持續改善,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無疑,這個基本面,讓人充滿了期待與憧憬、喜悅與信心。

為什么這么說呢?看看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制約經濟增長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著力激發市場活力,著力保障改善民生,經濟發展效益不斷提高,“含金量”越來越足,也就十分清晰了。

——企業效益繼續改善。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4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8%,營業利潤增長8.4%。企業效益是宏觀經濟的有力支撐,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1—5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650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76810億元,增長15.8%,加快5.2個百分點。主要收入項目——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均有增長。企業效益改善,進出口增長較快,就能為財政收入增長夯實基礎。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繼續快于人均GDP增速。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1個百分點,繼續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這說明我國就業形勢向好,扶貧攻堅扎實推進,民生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那么,上半年中國經濟,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一是新主體、新成果不斷涌現:“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創業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催生出一大批市場主體,這些新主體日益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二是新產業、新產品快速成長:低碳化、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快速發展,促進新產品大量增加。其中1—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85.8%,工業機器人增長33.7%,智能電視增長23.2%。三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拓展:無論是全國網上零售額,還是完成快遞業務量,都在快速增長,電子商務平臺收入增長,更是多達4成以上。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亮麗的“中考”成績,是在投資增速放緩的實際情況下取得的。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看作是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和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回落,不但沒有減弱經濟增長動力,反而顯示出蓬蓬勃勃的可喜態勢,這恰好說明中國轉型升級成效突出,質量效益持續改善,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

我國經濟“中考”成績亮麗,根本原因在于黨中央科學駕馭中國經濟全局。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根據中央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的要求,著力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加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積極成效,使潛在風險隱患增長勢頭得到遏制,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持續整頓規范,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監管加強,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加大。扎實推進金融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則使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而生態環境質量繼續改善,則與“三去一降一補”宏觀決策促使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關系密切。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期,分揀機器人、無人機配售、面部識別支付等新技術嶄露頭角,“互聯網+”與各行業各領域深入融合,網絡購物、平臺經濟等新業態高速增長,直播教學、遠程醫療等新模式悄然興起……無疑,代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的新產業蓬勃興起,對經濟社會發展作用巨大,為我國經濟顏值注入活力、打亮色彩,成了中國經濟的新動能。(南方網雷鐘哲)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