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方案出爐
不斷激發天水優秀傳統文化新活力
天水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天水市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方案》。《方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持交流互鑒、開放包容,堅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植根中華智慧、民族精神、核心價值,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市的文化基因,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市的文化養分,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在我市的文化精神,全面傳承、系統研究、科學闡述、合理開發保護傳承好天水中華優秀文化,不斷激發天水優秀傳統文化新活力,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天水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方案》明確,實施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對于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天水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植根于天水的地域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資源。要充分發揮天水特色文化資源優勢,深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通過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全面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構建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發、普及教育、實踐養成、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六大體系”,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為增強文化軟實力作出重要貢獻。
《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各項基礎任務基本完成,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文化品牌和文化平臺效應顯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更加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有效落實,公共文化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得到加強。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基本覆蓋,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60%以上,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9.5%,“三館一站”(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化站)覆蓋率達到100%。到2025年,全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研究闡發、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同推進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天水特色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天水文化影響力明顯提升。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