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量”流量套餐下架
“隨心用、敞開用、放心用”應運而生
北京晨報訊(記者 焦立坤)曾經轟炸眼球卻被指責“忽悠”的“不限量套餐”已被三大電信運營商陸續撤下,取而代之的是“隨心用”、“敞開用”、“放心用”!
北京晨報記者昨日獲悉,中國移動此前已在內部下發通知,要求在大流量資費產品中停止“不限量”傳播,將各類線上線下廣告、自有渠道、營銷活動中含有“不限量”內容的宣傳下線;對已發布的含有“不限量”內容的宣傳資料進行撤換。同時,要求所有檔位套餐均需在廣告畫面中標注“流量暢享,達量降速”提示。
最近,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各地都在陸續撤下“不限量”字樣,相關套餐也紛紛更名。在北京,北京電信原先的不限量套餐已更名為“天翼暢享套餐”,宣傳語是“自由隨心用”。北京聯通曾經主打“不限量”的冰激凌套餐已將宣傳語換成“全國流量敞開用”;北京移動原先的不限量套餐廣告語換成了“68元全國流量放心用”。并且,各家均在醒目位置明確標示:當上網流量達到一定量后,將會限速。
從2017年開始,針對大流量的市場需求,三大運營商都推出不限流量的套餐。剛開始的月套餐將近200元,今年則被攔腰折斷;三大運營商還打起了價格戰,各種打著“不限量”旗號的套餐大行其道。
但這些所謂的“不限量”套餐其實都是有條件的,超過一定流量額度后,運營商會采取限速措施。盡管這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但這種營銷手段還是招致很多消費者的抱怨。
今年6月,針對電信運營商“不限量”套餐隱藏的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要求三大運營商整改規范,不得夸大宣傳,實行明碼標價,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及有效期等需要用戶注意的事項要履行提醒義務,確保用戶明明白白地消費。
今年8月,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稱,電信運營商關于“無限量流量”的宣傳違反廣告法,誤導消費者。這也是中國首次因“無限量流量套餐”而引發的訴訟裁決。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此前曾表示,“不限量”的說法本身存在誤導性,這種提法不合理,有虛假夸大的成分。
隨著手機上網的普及,消費者對手機流量的需求也水漲船高,大流量套餐成為運營商搶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專家表示,隨著5G臨近,真正的“流量不限量”套餐已經不遠了。隨著提速降費的深入推進,今年手機流量資費有望進一步下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