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可能掉餡餅!女子以高息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抓
本網訊(通訊員:孟亮) 10月7日,延安鐵路公安處黃陵站民警利用站車優勢,廣辟線索來源、認真分析研判,將咸陽市三原縣公安局上網通緝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嫌疑人薛某某抓獲。
據悉,2014年嫌疑人薛某某以陜西某肥業集團有限公司業務員的身份,在西安市等地以支付高額利息為誘餌,虛假宣傳該公司的發展前景,向社會不特定人員洪某某、孫某某、李某某等人為該公司非法吸收資金,后該公司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向投資人兌付利息返還本金,薛某某也隨即失去了聯系,投資人向公司所在地警方進行了報案,警方對薛某某進行了網上通緝。
2018年10月7日,延安鐵路警方黃陵站派出所民警張旭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分析研判出了薛某的活動軌跡,在派出所教導員高路的帶領下,經周密部署于當日19時將薛某某抓獲。
目前,薛某某正在向咸陽三原警方移交中,案件正在辦理。
延安鐵路警方提醒: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活動在實施過程中,不法分子為獲取公眾錢款,多租用有辦公場所,以注冊公司的名義聘請有專業的會計人員和業務營銷人員,工商執照、稅務登記、司法公證樣樣俱全,為其從事經濟違法活動披上合法的外衣,有的甚至以金融機構的名義誤導群眾的判斷,騙取群眾的信任,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在正規公司高額利率的掩蓋下,人們很難看清他們的危害,只有當存款無法兌付的損害后果發生時,人們才能真正看清和了解它的真面目。嫌疑人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往往采用隱瞞警營權限、夸大經濟實力和效益等手段,無一例外均以高于銀行幾倍的回報率為誘餌,誘惑和煽動公眾參與集資活動。在集資初期,嫌疑人通常會按照約定支付高額利息,堅定被害人的投資信心,一部分先期集資者得到了好處后一方面加大自己的投資量,另一方面動員親朋好友加入集資行列,嫌疑人之后會找各種借口拖延支付利息和退回本金的要求,有的甚至直接玩起了失蹤。
因此廣大人民群眾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對以各種名義進行的集資活動要認真分析研究,對高回報投資項目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認真思考,減少投資行為盲目性,避免經濟利益受到損害。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