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新使命 譜寫新篇章 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
□王岳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對全民國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來,天水市國防教育工作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按照“全民參與、長期堅持、講求實效”的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國防法》《國防教育法》《全民國防教育大綱》和《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等法律法規,加強組織領導,抓實基礎建設,注重實踐養成,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教育載體,全市國防教育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全民熱愛祖國、熱愛國防、熱愛軍隊的觀念不斷增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富裕和諧美麗新天水發揮了積極作用。天水市連續5年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市政府連續5年被省政府評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今年9月10日至14日,全省愛國主義及國防教育培訓班在天水舉辦,來自14個市、州國教辦負責人,63個國家級和省級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基地負責人齊聚羲皇故里,共同學習交流,共享經驗成果,共議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大事。
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國防教育機制
會議和報告工作機制。將國防教育工作納入黨委議軍會議的重要內容和政府辦公會議的議事日程,每年至少召開一次議軍會議;市委宣傳部每半年專題研究一次國防教育工作,每年初都要下發年度國防教育工作要點;市、縣區國防教育辦公室每年底分別向同級國防動員辦公室和上級指導機關報告工作,教育辦負責人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同級國防動員委員會辦公室述職。學習教育和培訓機制。把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思想、涉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方面的重要文件和會議精神等列入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和干部集中培訓、輪訓計劃,由宣傳、組織和干部培訓機構共同負責落實。檢查和考核機制。
結合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把抓好國防教育工作作為黨管武裝的職責范圍,納入對下級政府和本級有關職能部門考核的主要內容。人員和經費保障機制。依據上級關于配強市級、落實縣區機構和專職人員的規定要求,市國防教育辦公室配備1名專職副主任,2區5縣都成立專門辦公室,明確了負責人;把國防教育保障經費列本級財政預算,確保國防教育工作有人抓,事情有錢辦,促進國防教育工作正?;B化。
堅持建管并舉,提升打造國防教育陣地
辦好國防教育輿論陣地。注重發揮現代傳媒功能,努力構建集報刊、廣播、電視、網站為一體的國防教育宣傳網絡,《天水日報》開設“共筑雙擁情”等專欄,“八一”等重大節日開設專版集中進行宣傳報道;在城鄉公共場所、交通要道等顯著位置懸掛宣傳標語和宣傳牌;聯合省市主要新聞媒體,走進“羅盛教連”、李劍英生前所在團隊、武警特勤中隊等英模集體,組織開展了“重訪英模英烈,傳承紅色基因”集中采訪活動。抓好國防教育隊伍陣地。采取集中培訓、以會代訓、參觀體驗和參加軍事演習演練等形式,加強對國防教育專干的指導和培訓,著力提高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素質。建好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按照挖掘培養,加強建設,完善提升,豐富內容,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和示范引導作用的思路和要求,先后指導建成了《鄧寶珊紀念館》《天水市國防教育中心展館》《武山紅軍長征強渡渭河紀念館》《天水大革命歷史紀念館》《秦安解放紀念館》《甘谷縣紅軍長征紀念館》《清水縣抗日救亡運動紀念館》《張家川縣沈遐熙革命紀念館》《市人防宣傳教育體驗館》和天水一中、天水長城中學、秦安縣第一中學、秦安縣第二中學、清水縣第一中學等一批國防教育基地(示范學校)。
區分層次特點,注重抓好國防教育對象
抓好各級干部國防教育這個關鍵。堅持把國防教育納入各級黨委(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內容,把市委黨校作為對各級干部開展國防教育的主陣地,通過黨管武裝述職、國防知識講座、國防形勢報告、過“軍事日”、慰問座談等多種形式,對各級干部進行經常性的國防教育,提高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履行國防職能的意識和能力。抓好青少年學生國防教育這個基礎。以強化國防意識為重點,加強與教育主管部門聯系溝通,持續推進國防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計劃、進教案,采取多種形式和有效載體開展教育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升國旗、唱國歌,懸掛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畫像,組織軍訓演練,邀請老紅軍作報告等形式,切實打牢青年學生熱愛國防、獻身國防的思想基礎。加強與駐地部隊的雙擁共建活動,深化國防教育效果。抓好民兵預備役人員國防教育這個重點。結合民兵政治教育、組織整頓、日常訓練、執行任務、參加軍事演習演練行動和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等時機,突出思想教育和實踐鍛煉,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形勢任務和軍事斗爭準備教育,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和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
突出實踐特色,努力增強國防教育實效
組織開展紀念日活動。緊緊抓住重要紀念日和重大時間節點,組織廣大干部職工、中小學生赴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參觀,接受國情黨情軍情教育;組織青少年學生過“軍營一日”,到烈士陵園祭掃,參加軍事夏(冬)令營,邀請老紅軍、老戰士講戰斗經歷和英雄故事;舉辦國防知識主題班會、文藝演出、演講比賽、國防法規和國防知識競賽等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豐富軍事知識,增強國防意識。堅持領導干部過軍事日活動。在每年的“八一”建軍節或“全民國防教育日”期間,組織領導干部深入基層連隊過“軍事日”活動,開展軍事知識講座,進行隊列、射擊、特情處置等訓練演練,觀看軍事技能和成果匯報展示,強化領導干部的國防觀念。舉辦專題講座活動。依托天水市“隴右講堂”或借助市委黨校干部集中培訓等平臺,邀請國內知名學者、軍事專家前來做專題輔導講座,普及國防知識,了解國防形勢,掌握軍事動態。
適應時代要求,創新拓展國防教育渠道
運用媒體宣傳新手段。在以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宣傳媒體為主渠道,閱報欄、宣傳櫥窗、公益廣告牌、電子屏幕等公共宣傳設施為補充進行國防教育宣傳的基礎上,積極利用網絡、微博、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新手段和其快捷、方便、易接受的新特點,及時發布國防教育信息。積極協調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在重大節日、紀念日以及征兵期間,發送國防教育公益短信,宣傳普及國防知識。拓展教學平臺新渠道。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地紅色教育資源,以全市有特色的國防教育基地(示范校)和“青年民兵之家”“農村書屋”等陣地為主要平臺,廣泛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同時,各單位和部門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結合“黨員固定活動日”、外出考察培訓、學習交流等時機,有計劃地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到延安、南梁、哈達鋪、井岡山等革命圣地和紅色紀念地參觀學習,拓展視野,接受教育。凝聚社會力量新共識。研究制定《關于規范完善國防動員機制的意見》,進一步建立部門協調聯系制度,明確各部門單位和領導職責,形成人民政府領導、軍事機關協助、分管領導主抓、機構協調指導、基層檢查落實、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運行機制,教育、文化、宣傳、科研、經濟、民政、人防、交通等各司其職、資源共享、齊心發力。協調教育部門組織學生軍訓、創建國防教育示范校工作成效顯著;指導市人防辦建成人防宣教體驗館,前來學習參觀人員絡繹不絕,為國防教育開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利用入住我市保利集團在軍工方面的優勢和條件,舉辦了天水市歷史上首次較大規模的兵器展,使廣大市民和青年學生接受了一次形象、直觀和生動的國防知識教育。通過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各項教育活動的開展,國防教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