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心痛!剛到醫院不久,孩子就被宣布死亡!法醫解刨發現,死因竟是我們常喝的豆漿!豆漿怎么會要人命?記住這件事!
豆漿是我們生活中
常見的一種早餐。
近些年,由于豆漿機的普及,
加之豆漿的營養成分較高,
已成為許多家庭的早餐選擇之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自己做豆漿,
一定要注意,豆漿沸騰后,
至少得再煮10分鐘以上
才可以食用。
因為豆漿的沸點較低,
有時達不到100℃就開始沸騰。
而此時就著急喝的話。
豆漿中存在含量較高的有害物質。
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失活率是40%,
未達到100%失活率的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食用是不安全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最近,
就有孩子因為早晨喝了碗豆漿身亡的案例,
令人觸目驚心,家長后悔不已。
早晨一碗豆漿
竟有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王女士一直有在家做豆漿的習慣,這天早上孩子著急忙慌要去上學。
王女士就急急忙忙地給孩子煮了碗豆漿做早飯,孩子匆匆喝完來到學校后,不久就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隨后出現神經紊亂和胃部腫脹。
學校老師一開始以為只是簡單的不舒服,沒有重視孩子的情況,繼續讓孩子留在學校。
但是孩子身體情況突然惡化,開始出現嘔吐,之后就休克了。
老師這才緊急將他送往醫院,但為時已晚,孩子剛到醫院不久,就被醫生當場宣布,孩子遺憾死亡。
王女士收到消息后,趕往醫院。看到孩子冰冷的尸體一下子崩潰了,死死抱住孩子的尸體,不愿意相信孩子已經死亡了。
早上還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就永遠的離開了,孩子究竟是怎么死的?
法醫在解刨尸體后發現,孩子的死因居然是因為很多人家里常喝的豆漿!
沒有徹底煮沸的豆漿有劇毒!
原來豆漿如果沒有徹底煮沸就會有劇毒!這種劇毒物質叫“皂甙”,大量的皂甙輕則導致人失明、致殘,嚴重的話則會致死。
豆漿中毒30分鐘左右就會毒發,潛伏期極短,兒童中毒癥狀甚至會快速惡化。并且在癥狀早期的時候,和腹瀉極其相似,所以常常被老師和家長疏忽。
但是如果在癥狀早期的時候不及時搶救,癥狀就會迅速惡化至晚期,最后導致孩子死亡。
近些年,喝豆漿中毒事件屢見不鮮
事例一:四川的孫女士就是聽說原磨豆漿的營養價值很高,所以買了臺豆漿機磨豆漿,孩子也很愛喝。
這天孩子在上學前喝了碗豆漿,沒想到剛到幼兒園不久便出現呼吸阻塞、嘔吐的現象。
在老師發現后,緊急送往醫院,但已經來不及了,孩子不久后就徹底死亡。
事例二:張女士六歲的女兒和往常一樣,早上喝了杯豆漿,然后去幼兒園上學,之后就出現胃粘膜灼傷和嘔吐的癥狀。
張女士沒有在意,以為孩子只是受涼了,穿暖和一些就會好。但是她的病情急速惡化,在送往醫院不久后,當場死亡。這不過是發生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之內。
張女士后悔莫及,深深的責怪自己沒有重視孩子的病情。
如何區分“真沸”和“假沸”?
很多人都會按照“水開了”的標準來判斷“豆漿熟了”,認為當豆漿出現泡沫的時候就是沸騰,意味著豆漿煮熟了,其實遠遠沒有,這就是豆漿的“假沸”現象。
當豆漿加熱到80℃到90℃時,皂甙會受熱膨脹,產生大量泡沫,如果此時誤認為豆漿已經沸騰而停止加熱,這樣的豆漿就含有大量的皂甙。
適量的皂甙具有抗衰老、抗疲勞功效,但皂甙同樣也是一種溶血劑,可以刺激胃腸粘膜,引起惡心、嘔吐、腹脹、頭暈等中毒癥狀,嚴重的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如若搶救不及時就會危及性命。
豆漿應該在大火煮沸后轉小火,再煮十分鐘才能喝,這樣才能消滅豆漿中的劇毒物質“皂甙”。
而且豆漿需要現煮現喝,保存時間超過六小時以上千萬別喝!
央視的一檔科普節目《是真的嗎》就做過實驗,專門請專家進行了對比實驗,比較新鮮豆漿和陳豆漿中的細菌含量。
實驗結果超出眾人意料,陳豆漿的細菌含量是新鮮豆漿的30倍!
這一杯陳豆漿喝下去,相當于喝了三十杯的細菌!
除了未煮熟的豆漿
這些食物也要注意!
四季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四季豆之所以容易造成中毒,這與四季豆中含有的兩素--皂素和紅細胞凝集素。皂素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紅細胞凝集素可以破壞紅細胞的攜氧功能,使紅細胞凝集引起中毒。只有加熱到100攝氏度并持續一段時間,這兩素才能被破壞。
黃花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人體攝入秋水仙堿后,會在人體組織內被氧化,生成二秋水仙堿。而二秋水仙堿是一種劇毒物質,可毒害人體胃腸道、泌尿系統,嚴重威脅健康。一個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鮮黃花菜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
新鮮木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鮮木耳含有一種啉類光感物質,它對光線敏感,食用后經太陽照射,引起日光皮炎,個別嚴重的還會因咽喉水腫發生呼吸困難。久泡的木耳也很容易變質,染上細菌后會很容易產生毒素,更是不能吃!
未成熟的西紅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未成熟的西紅柿中含有毒性物質叫龍葵素,食用這種未成熟的青色西紅柿,口腔有苦澀感,吃后可出現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生吃危險性更大。不過,也有成熟之后也是青色的西紅柿品種。
發芽土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儲存時間稍長,馬鈴薯表面會長出綠芽。馬鈴薯內含有毒物質龍葵堿,發芽馬鈴薯含龍葵堿較高,進食后極易中毒,因此應禁止使用發芽馬鈴薯制作菜肴。
腐爛的生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老話說“爛姜不爛味兒”,腐爛的生姜真的能吃嗎?專家介紹,生姜腐爛后會產生有害物質“黃樟素”,會誘發食道癌,肝癌等。此外,專家建議,不要將生姜放在保鮮袋里儲存,最好是用報紙包起來放在陰涼處;每天生姜的攝取量不宜超過10克。
豬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豬脖:有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也被稱為"肉棗",這些是用來過濾病原微生物的淋巴結,含有較多病菌病毒,不要吃!
黑斑的紅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紅薯表皮上出現黑色或褐色斑點,千萬別再食用。這可能是受到黑斑病菌污染,其毒性可使紅薯變硬、發苦,無論水煮還是火烤,其毒性都不容易被破壞。食用后很容易中毒。
發紅的甘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看到甘蔗里有紅色絲狀物,證明已經霉變。霉變甘蔗會產生強烈的嗜神經毒素3-硝基丙酸,嚴重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可也能喪失生活能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