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剛出會場就被帶走的廳官,栽在哪兒?
近日,山東省糧食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傳民成為了山東省全省警示教育的對象。據(jù)山東省委發(fā)布的巡視整改通報顯示,王傳民嚴重違紀違法案還被拍攝成專題片。
11月8日晚,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發(fā)布《失控的“雅好”》一文,對王傳民案進行剖析。
“政事兒News”注意到,據(jù)文章披露,王傳民是在今年春節(jié)后上班第一天,開完會后在會場被帶走的。
文章稱,2018年2月22日,正月初七,春節(jié)后上班第一天,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zhuǎn)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強調(diào)加快新舊動能轉(zhuǎn)換關(guān)鍵在黨,關(guān)鍵在人。
“然而,此時會場中卻有一個人坐立不安、心慌意亂,似乎有什么不好的預感。他就是山東省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傳民。會議一結(jié)束,剛走出會場的他,就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省紀委監(jiān)委工作人員帶走。”
當天下午,山東省紀委監(jiān)委網(wǎng)站發(fā)布通報:“王傳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審查調(diào)查。”
公開履歷顯示,王傳民出生于1965年4月,他曾任濱州地委辦公室秘書、主任科員,鄒平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縣委副書記、縣紀委書記,縣委副書記、副縣長。
2006年1月王傳民出任鄒平縣縣長,2年后任縣委書記。2013年6月,他調(diào)任山東省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成為副廳級官員。
“政事兒News”(微信ID:zsenews)注意到,此次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刊發(fā)的文章,披露了王傳民所犯的事情。
文章稱,王傳民被查的罪魁禍首就是所謂的“雅好”——玉石和紫砂壺。
2008年,王傳民到濟南出差,在文化市場閑逛時認識了玉商張某。張某告訴他,現(xiàn)在玉石開采受限,升值空間特別大。隨后王傳民經(jīng)多方了解,感到張某所說屬實,自認為看到了發(fā)財?shù)?ldquo;商機”。
兩年后的一天,王傳民突然接到張某的短信,說手上有一批好貨急于出手,如果誠心想要可以便宜出。王傳民心動了,想到了鄒平縣某公司的老板崔某。
曾得到王傳民的特殊關(guān)照,崔某很痛快地答應了。此后崔某也成為王傳民的“取款機”。
“我癡迷、瘋狂購買這個玉石,是我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關(guān)鍵一步。愛好到了癡迷的程度,非出問題不行。最后肯定與錢打交道,要么你就是貪,要么就是沾,要么就是索。”王傳民懺悔道。
2014年,王傳民調(diào)職山東省糧食局還不到一年,崔某突然找上門來,討要之前給他的錢,并揚言不還錢就讓他身敗名裂。
文章稱,王傳民傻了眼。他的錢都投入到“雅好”中了,被逼無奈的他到處籌錢還債,總算平息了眼前的這場“危機”,也因此欠下了巨額債務。
王傳民為把玉石變現(xiàn),償還巨額債務,他四處找專家鑒定幾年來攢下的“寶貝”,可專家鑒定他所買的玉石都是低檔貨、地攤貨的檔次。
2015年,王傳民打算“投資”紫砂壺,賺錢還債。2015年到2017年,他前后購買了2000多把紫砂壺。
文章稱,為了滿足這個“雅好”,王傳民再次向多人索要現(xiàn)金,對送上門的黃金、名表等也都來者不拒。某公司董事長柏某為了推進自己的房地產(chǎn)項目,一次性購買了5公斤的黃金送給王傳民,這些黃金事后也被王傳民變現(xiàn)購買紫砂壺。王傳民利用在山東省糧食局任副局長的職務便利,為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在獲取省糧食局直屬單位投資返還款方面謀利,事后向王某索賄210萬元,其中60萬也是花在了紫砂壺上。
最終,在紫砂壺拍賣會上,一把壺都沒能賣出去,他傾盡所有買來的紫砂壺也都是贗品。
“本來就是孤注一擲,玉不行了,用壺彌補那個事兒,越折騰越深。沒有一把真紫砂壺,全是灌漿化工壺或模具壺,只有藝術(shù)價值,沒有收藏價值,都是虛榮心害了我。”王傳民說。
今年5月,他被“雙開”。通報稱,王傳民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和廉潔紀律,收受禮金;違反組織紀律,利用職務便利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索取、收受財物。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索取、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今年8月,王傳民涉嫌受賄一案公開審理。
他被指在2007年至2018年,利用擔任山東省鄒平縣人民政府縣長、中共鄒平縣委書記、山東省糧食局副局長等職務上的便利或利用山東省糧食局副局長職權(quán)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多家單位或個人在獲取扶持政策優(yōu)惠、建設項目配套費減免、職務晉升等方面提供幫助,本人直接或通過其特定關(guān)系人索取或非法收受上述公司或個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4305萬余元。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王傳民的刑事責任。
王傳民當庭表示認罪悔罪。該案將擇期宣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