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脫貧攻堅奔小康】讓農民群眾“出門走上水泥路”
我省6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8.7萬公里
據甘肅日報報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嚴存義)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將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扶貧攻堅的“先手棋”,聚焦交通扶貧攻堅,精準發力、精準施策,著力抓好建制村通暢工程,強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六年來,我省新建改建農村公路8.7萬公里,平均每年建成農村公路1萬公里以上,解決了51個鄉鎮、8592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極大地改善了農村貧困地區的通行條件,為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推進交通扶貧中,我省堅持政府主導,加快交通扶貧項目建設。省委省政府先后印發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省交通運輸廳成立了交通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各市州成立了相應機構,督促抓好交通扶貧項目建設。各縣市區政府認真履行農村公路責任主體,加快推進交通扶貧項目建設。
我省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嚴格落實農村公路建設“七公開”制度,實行質量安全終身責任制。嚴把原材料進場關、施工工序關,瀝青、水泥、碎石等主要路面材料集中采購,混凝土集中拌和,全力推進機械施工,從材料、工序、工藝上保障工程質量,努力打造人民滿意工程。
三分建,七分養。在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我省積極探索養護管理新路子,促進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所有縣區成立縣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所基本實現全覆蓋,并配備了工作人員,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部分建制村建立了村級公益性設施共享共管制度,通過設置護路員等綜合性公益性崗位,吸納貧困戶參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同時,建立養護資金投入長效機制,部分縣區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納入政府一般公共預算,確保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時到位。
我省各地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實際,將“美麗農村路”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著力打造“暢安舒美”的農村交通環境。大力開展示范縣創建活動,創建了一批國家和省級示范縣。去年,清水、隴西、西和、安定、民樂5個縣區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為全省農村公路建設樹立了標桿。
截至2018年底,我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1.05萬公里,其中縣道7956公里,鄉道10300公里,村道92243公里,提前實現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了瀝青(水泥)路,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遍布農村、連接城鄉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廣大農民群眾“出門走上水泥路”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
作者:嚴存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