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逃 說不盡的故事……
——天水市公安機關追逃工作掃描
□記者 景春燕
恢恢法網(wǎng),疏而不漏。
近年來,天水市公安局將攻堅歷年命案積案工作列為重點工作,堅持專項打擊與專案經(jīng)營相結合,拓展延伸關聯(lián)信息,形成追逃整體作戰(zhàn)格局,掀起一輪又一輪的追逃攻堅高潮。追逃路上,有說不盡的故事,道不完的辛酸苦辣。下面就跟著記者的記錄,通過兩個命案積案的追逃故事,對我市公安機關命案積案追逃工作管中窺豹。
潛逃28年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寶雞被甘谷警方抓獲。
28年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在一起鄰里糾紛中致他人身亡。28年來,甘谷縣公安局幾代刑警始終如一,窮盡各種方法,終將王某捉拿歸案。
1991年5月的一天,在甘谷縣磐安鎮(zhèn)轄區(qū)發(fā)生了一起傷害案,案件的起因是鄰居雙方因為水路的問題發(fā)生爭吵,兩家人打起了群架。混戰(zhàn)中,20歲出頭的王某隨手抄起家門口一根架子車上固定輪子的木棒,和哥哥王某剛一起將受害人劉某打倒在地。
當晚,劉某因顱骨損傷、顱內出血,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轄區(qū)派出所對案件偵查后,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為王某兄弟二人,可當民警趕到王某家時,王家兄弟早已不知去向。
據(jù)甘谷縣公安局刑偵大隊五中隊中隊長劉建虎介紹,受當年條件所限,警方無法鎖定王某兄弟倆逃跑的路線,只能通過走訪來分析他們可能逃跑的方向,有針對性地部署警力開展追捕,但行動收獲甚微。直到1998年,犯罪嫌疑人王某成在警方的通緝下,于定西市隴西縣被抓獲。隨后,王某成因犯故意傷害罪被移送檢察機關起訴,法院判決后,王某成入獄服刑。當時,依然潛逃的王某也一同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捕,警方遂開始對其進行上網(wǎng)追逃。
案發(fā)時王某剛結婚不久,民警在走訪中得知,王某的新婚妻子當時已懷有身孕,辦案民警經(jīng)過研判認為,孩子是一個家庭的紐帶,王某即使逃亡,也依然會和妻子保持聯(lián)系。因此,將調查的重點放在了王某的妻子楊某身上。
警方調查中發(fā)現(xiàn),案發(fā)后,王某和其妻子楊某的戶口均從甘谷轄區(qū)遷出,然而遷往何處并沒有相關記錄。楊某的父親曾是武山縣一家國營企業(yè)的職工,這家企業(yè)很多年前就遷往了連云港。王某和妻子楊某的戶籍會不會與岳父全家一起遷往了連云港呢?為了獲取線索,2017年7月,偵查員來到連云港,找到了這家從武山縣遷過去的企業(yè),并開始秘密走訪調查。
發(fā)黃的卷宗里記錄著犯罪嫌疑人王某不愿觸及的過去。
偵查員通過多方走訪核實后確定,當年王某的岳父一家戶籍全部遷到了連云港,但戶籍中唯獨沒有王某的妻子楊某。
楊某的戶籍緣何憑空消失?這令她身上的謎團越來越大。辦案民警心中的疑問,也成為王某潛逃20多年后這起案件新的突破口。
“找不到楊某的戶籍信息,這顯然是不正常的,說明王某的潛逃肯定和他的媳婦楊某有著某種聯(lián)系。”甘谷縣公安局刑偵大隊五中隊偵查員趙鑫說,在后期偵查中民警又發(fā)現(xiàn),楊某的母親和妹妹時常從連云港前往陜西省寶雞市。在調查中,民警早已將楊某娘家的社會關系調查清楚,楊某家在寶雞無親無友,其母親和妹妹多次前往,難道是——楊某生活在寶雞?
這個大膽的猜想令民警心頭一喜。民警對此進行排查,果然在陜西省寶雞市找到了楊某的戶籍。楊某的戶籍上“配偶”一欄顯示,她的丈夫名為——張平。
“張平”是楊某的第二任丈夫,還是潛逃了20多年、換了身份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盡管戶籍信息上有“張平”的照片,但由于時隔太久,又沒見過面,警方并不能確認“張平”是不是王某。民警奔波于寶雞、隴西兩地,多次調查楊某和“張平”的身份信息后判定,楊某夫妻二人的戶口有問題,而他們戶籍遷出地隴西與當時王某的哥哥王某成被抓獲的地點不謀而合;其次,“張平”在寶雞經(jīng)營著一家古玩店,而犯罪嫌疑人王某家曾經(jīng)就是經(jīng)營古玩的;此外,戶籍信息表明,楊某和“張平”有一個女兒,年齡是28歲,而王某潛逃了正好28年。
種種信息表明——“張平”極有可能就是潛逃28年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今年1月,警方?jīng)Q定對“張平”實施抓捕。在當?shù)鼐降呐浜舷拢k案民警喬裝成古董商,在古玩店與“張平”交流時,發(fā)現(xiàn)其有濃濃的甘谷口音,當民警故意用甘谷話喊了王某的名字時,“張平”表現(xiàn)得很震驚,也沒反抗,便被民警帶上了警車。
在寶雞市公安局的辦案區(qū),“張平”主動承認,供述了自己就是當年在甘谷縣磐安鎮(zhèn)故意傷害劉某致死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至此,潛逃了28年的命案逃犯王某終于落入法網(wǎng)。
多年來,麥積警方日夜兼程,只為追尋一份遲來的正義。這份正義,是犯罪嫌疑人陳某的落網(wǎng);而這份“追尋”,則是24年。
1995年9月1日,原北道區(qū)元龍鄉(xiāng)某村發(fā)生一起故意傷人案件,犯罪嫌疑人在案發(fā)后潛逃。案件中有兩名受害者:一名是成年女性,另一名是一歲多的女童。被發(fā)現(xiàn)時,兩人已被殺死在自家院內,身上有多處刀傷。小村莊里發(fā)生如此殘忍的命案,很快便傳得沸沸揚揚,可就在警方展開偵查時發(fā)現(xiàn),受害人的丈夫、24歲的陳某卻在案發(fā)后消失了。
“案件中的兩名死者,成年女性是陳某的妻子,女童是陳某的親生女兒,而陳某作為受害人最親的人卻不見蹤影,他有非常重大的作案嫌疑。”麥積公安分局刑偵大隊二中隊偵查員李文成介紹說,當年鎖定嫌疑人后,警方立即組織對陳某可能藏身的地點和社會關系展開了全面、地毯式摸排,在大范圍搜索、摸排無果后,警方發(fā)出通緝令,對陳某進行全國通緝。警方調查得知,犯罪嫌疑人陳某也是麥積區(qū)人,因為家境貧寒,便給受害人家做了上門女婿。陳某被通緝后,偵查員曾多次趕赴他的老家進行排查,但一直沒有陳某的蹤跡。
自案發(fā)后的20多年來,麥積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辦理此案的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民警李文成就是其中一位。李文成是2017年入職的,他上班后不久,就從師傅手中接過了這起案件的卷宗。據(jù)李文成講,1997年,辦案民警曾獲悉陳某在青海省活動的消息,可當警方前去抓捕時卻撲了個空。此后,接手這起案件的偵查員們,憑借一張陳某年輕時的照片,足跡踏遍了全國二十余個省市縣,可是由于陳某逃跑時間久遠,相關線索缺失,案件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陳某也像人間蒸發(fā)了一樣,沒有任何蛛絲馬跡。
2018年10月,麥積警方在梳理命案積案時,再次對此案進行了排查。排查中,偵查員無意間聽到案發(fā)地一位曾在新疆打過工的村民說,他在新疆務工期間,遇到過一名叫“郭勇”的男子,說話是天水口音,長得像他們村的一個人。這個線索讓偵查員不由地心里一震:“村民說的‘郭勇’會不會就是犯罪嫌疑人陳某呢?”
偵查員立即趕赴新疆展開調查。在當?shù)鼐降呐浜舷拢瑐刹閱T調查到,在新疆哈密市的一個市場里確有一名叫“郭勇”且操天水口音的男子。這個“郭勇”既無固定住所,也在公安系統(tǒng)的戶籍網(wǎng)上查不到他的任何信息,這些不尋常的情況,更增加了“郭勇”的嫌疑。
為了找到“郭勇”,哈密警方和當?shù)厣鐓^(qū)加大了對轄區(qū)內流動人口的排查力度,最終,“郭勇”迫于壓力,向警方投案自首,并承認自己就是當年在原北道區(qū)元龍鄉(xiāng)殺害妻女后潛逃的陳某。
24年前,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麥積公安分局刑偵大隊二中隊指導員張世永根據(jù)犯罪嫌疑人陳某歸案后的供述,還原了案發(fā)的經(jīng)過。
當年,陳某因為家庭貧困當了上門女婿。剛開始和妻子的生活還算美滿,可自從孩子出生后兩人總是吵架,導致妻子家里人也越來越看他不順眼。案發(fā)當天早晨,陳某起床后再次因瑣事和妻子爭吵起來,失去理智的陳某拿起菜刀朝著妻子砍了下去,沖動之下,在一旁哭泣的年僅1歲多的女兒也未能幸免。事發(fā)后,感到害怕的陳某從家里跑了出來,開始了逃亡生涯。
今年1月21日清晨,隨著Z274次列車緩緩駛入天水火車站,殺害妻女后潛逃新疆的犯罪嫌疑人陳某被警方成功押解回到天水。
潛逃24年的犯罪嫌疑人陳某被麥積警方押解回到天水。
在看守所里,兩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說起這些年的逃亡生活時,目光中充滿著深深的悔意。
據(jù)犯罪嫌疑人陳某說,案發(fā)之后,他在逃跑的途中才發(fā)現(xiàn)自己身無分文,于是步行了十多公里后來到鐵道邊,爬上了一列拉煤的火車來到青海,躲在一家“黑磚廠”當苦力,躲藏了兩年之后輾轉逃到了新疆。逃亡這些年來,由于沒有身份證,他只能隱姓埋名到處在“黑工地”上打工,有人欺負他也不敢還手,遇到老板故意克扣工錢也只能選擇忍氣吞聲,終日惶恐,吃盡了苦頭。“這些年也想過投案自首,但一想到殺人償命又有點害怕,只能繼續(xù)逃亡。”陳某說,這么多年,他心里一直也不好受,一看到穿警服的人、聽到警報響,心里就害怕,根本過不了正常人的日子。“現(xiàn)在回來就感覺到心里也不害怕了,反正我已經(jīng)把事情做成這樣子了,我也沒啥擔心的了,就老老實實在這兒呆著吧。自首了,政府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自己做的事總是要承擔的。”
“那個時候年輕,聽到被打的鄰居死了的消息后特別害怕,就偷偷地跑了,不敢回去,一個人步行到了隴西,又輾轉逃到了岷縣等地,最后才到了寶雞……”另一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當年發(fā)案時是只有20多歲的小伙子,被警方抓獲時已經(jīng)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在回首自己28年的逃亡路時,王某并不愿意多談,只是一再地感慨,表示他沒有想到,甘谷公安竟會如此執(zhí)著,28年來從未間斷過對他的追捕。
甘谷縣公安局刑偵大隊五中隊中隊長劉建虎說,王某到案后,在與辦案民警交談時曾說,由于害怕遇到警察,逃亡的這28年時間里,他生活一直兩點一線,即使是生意上的客戶也不敢有深交,晚上幾乎從不出門,家里一過19點就反鎖大門,案發(fā)當天的情景時常出現(xiàn)在他的夢里,經(jīng)常做噩夢,到案后反而心里踏實睡覺安穩(wěn)了。
“算法律賬,逃跑再久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算親情賬,潛逃讓家人惶惶不可終日;算時間賬,拖到被抓,罪刑不減。”采訪中,劉建虎說,我國《刑法》規(guī)定,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案件以后,逃避偵查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因此,警方奉勸負案在逃人員盡快投案自首,爭取法律寬大處理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
犯罪嫌疑人陳某接受審訊。
俗話說:“麻雀飛過也會留下影子”,這是句實話。但對于奮戰(zhàn)在追逃一線的公安民警來說,有時要捕捉到逃犯的影子,沒有苦心經(jīng)營,是不可能輕易實現(xiàn)的。
人命大于天。在刑事偵查工作中命案和積案又因時過境遷、疑蹤難覓而偵破難度極大,有的積案現(xiàn)場已經(jīng)滅失,有的命案積案逃犯早已藏匿于偏遠地區(qū),多年隱姓埋名、漂白身份,更有的命案積案報案人都已去世、知情人離開居住地,這都使得命案積案攻堅成為刑偵工作中最牽動轄區(qū)安全感、最牽掛百姓心、也最顯戰(zhàn)斗力的一項重任。
面對如此艱難的任務,面對早已發(fā)黃的卷宗,我市公安機關在總結歷年命案積案攻堅戰(zhàn)法的基礎上,提早謀劃,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不斷創(chuàng)新科技手段應用,提升命案攻堅的能力。據(jù)統(tǒng)計,2018年,全市先后偵破命案積案6起,抓獲歷年命案逃犯6名,其中:發(fā)案20年以上的3起,10年以上的2起,偵破省督命案積案1起。工作中,市縣(區(qū))兩級刑偵部門實行領導包案責任制,依托“智慧公安”系統(tǒng)資源,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廣辟情報信息來源,強化信息會商研判。辦案民警始終堅持案件不破、專案不撤、工作不停,在追逃抓捕上下功夫,千里奔襲擒獲命案真兇,以過硬素質和優(yōu)良警風堅決打贏“追逃戰(zhàn)”,在破獲的6起命案積案中,有5起是通過追逃而破獲的。
這兩起命案積案的告破,是我市公安民警深入摸排、深度研判的成功典型案例,更是追逃民警千里奔波和晝夜艱苦奮戰(zhàn)的結果,昭示了法律的威嚴和天水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的決心、毅力,也是對“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這一古訓的最好詮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