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一帶一路”戰略部署 打造甘肅文化旅游大省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舉措的全面實施,快速運轉,具體落實,絲綢之路這條古老的、惠及歐亞大陸眾多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商貿大通道,煥發出了她曠古未曾有過的新生活力,開始了她新時期與時俱進中的歷史蝶變、華麗轉身。同時,也為甘肅的文化旅游事業和旅游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加注了動力能源,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迎來了甘肅走出去,請進來,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繁榮發展的絢麗春天。尤其是在精鑄甘肅旅游文化品牌,助推甘肅經濟發展,提升甘肅對外的知名度方面,將會發揮出她難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自古以來,隴原大地被視為西北軍事戰略要沖,東西交通往來鎖鑰。絲綢之路的開通,更是成為了連接歐亞大陸的戰略通衢。習近平總書記“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構想的提出,猶如在這條古老的外交、商貿要道上架起了耀眼的金橋,日益成為讓世界為之矚目的集外交、政治、經濟、文化、旅游、商貿等為一體的國際化大舞臺。甘肅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位置,黃金區段。從作為我省東大門的天水,到西大門的敦煌,東西綿延近1700公里的黃金區段上,不僅是黃河文化、伏羲文化、軒轅文化產生的源頭,成長的搖籃,也是產生過古絲綢之路的圣地,孕育過古絲綢之路文化的溫床;就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部署的具體實施而言,也是離不開這條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博大載體的?,F在,我們必須要緊抓“一帶一路”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大做讓這棵“古木著其新華”的工作。也就是說要利用這個大好機會,憑借厚重歷史,抓住獨特風物,依靠自然條件,把握巨大商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盤活既有的歷史遺存、人文史跡、文化資源等,挖掘地方旅游潛力,投資增建配套設施,培養尖端旅游開發人才,繪制文化旅游發展藍圖,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把我省的文化旅游事業做大做強。從而使我省自然的、歷史的或人為的文化旅游資源很好地為我省的經濟建設、文化旅游事業和廣大的隴原人民服務。
現在,我們千萬不能繼續吃“老本”,再也不能陶醉于一條河、一碗面、一本書、一部劇既有的成就之中了。因為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放著那樣多的歷史的、文化旅游資源,卻不能與其他旅游文化資源較為薄弱的省區抗衡的現實情況。我們的確到了該認真謀劃,切實作為,迎頭趕上的時候了。因為我們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只要我們創新思維,集中精力,開發利用好這些自然的、地域的、歷史的、人文的等特有的文化旅游資源,我省未來的文化旅游事業將是前程無量的。因為我省可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增加經濟增長點的東西太多了。如伏羲文化、軒轅文化,以及秦安大地灣、齊家、寺洼、馬家窯等文化;再加上麥積山文化、崆峒山文化、敦煌文化等等,可謂旅游文化資源極其豐富。這些“文化”中潛在著巨大的文化旅游經濟效益,這就要看我們如何去探研、挖掘、開發、利用,發揮她們的特長,借用她們的宿力,把時代賦予我省的文化旅游事業搞好,并發揚光大之。
試想:我們有著這樣豐厚的、眾多的、著名的和輝煌燦爛的文化旅游資源,再加上“一帶一路”這樣好的國家戰略政策,可以說是促進我省經濟繁榮,大力發展我省文化旅游事業的天時、地利、人和以及付諸作為的軟、硬條件都具備了,如果我們現在還不能把我省的經濟建設、文化旅游事業搞上去,那我們是有負于歷史、有負于當代、有負于未來的,更是有負于炎黃祖尊和炎黃子孫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