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年以來,中國內地的喜劇電影一直被兩大喜劇新力量引領發展著。一個就是寧浩、徐崢、黃渤等人為代表的小人物喜劇電影,另一個就是以沈騰為代表的開心麻花喜劇電影。
其實,在這兩大主流喜劇新力量之外,一直還隱藏著另外兩支喜劇電影的生產隊。
一個就是東北小品喜劇電影,另一個就是德云社相聲喜劇電影。
之所以沒把他們也稱為中國喜劇電影新力量,是因為他們的作品質量實在是太差了,完全上不了臺面的那種。
新時代以來,趙本山老師以一己之力將東北小品帶到了全國人民的面前,而郭德綱老師也是憑著一己之力將相聲做到有史以來的最大成功。
他們這么成功,就算自己不想著進軍電影領域,別人也會找上門來,而且找上門來的還都是大導演。
2008年,小沈陽在春晚的舞臺上一飛沖天,張藝謀導演立馬就找趙老師和小沈陽演了一出東北人混搭西北風的“血迷宮”。
2010年,香港的王家衛導演,又找趙老師和小沈陽演了《一代宗師》,得虧王家衛導演控制的好,不然我擔心就跑偏了,跑到東北二人轉去了。
最近這兩年,趙老師幾乎沒有上過大銀幕了,把機會留給了他的徒弟們,于是乎,“東北F4”橫空出世了。
他們成為了東北小品喜劇的最新代言人。
德云社相聲喜劇電影也是有年份的事兒了,反正我從小不僅聽著郭老師的相聲長大,也是看著他的電影長大。
什么《越光寶盒》了。
什么《三笑之才子佳人》了。
后來,郭老師好像在大銀幕上露臉的次數少了,他的得意愛徒小岳岳多了。
2017年,小岳岳一個人參演了6部大電影,結果只有一部過了6分,那就是大鵬的《縫紉機樂隊》。
2018年,小岳岳一個人又參演了4部大電影,比上年少了兩部,過了及格分的也是跟著少了一部。
2018年的時候,有人叫小岳岳為“爛片之王”,到了2019年,就沒人叫了,反正我只記得2016年他在重慶街頭的奔跑。
2017年的年初,郭老師和小岳岳拍了一個《歡樂喜劇人》的大電影,年終的時候,又拍了一個《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
我沒看過這兩部電影,不知道有沒有當年在電影院全都看過的觀眾,年初和年終的體驗一樣嗎?
2018年郭老師和小岳岳再接再厲,進軍賀歲檔了,拍了一個叫《祖宗十九代》的電影,豆瓣只有4.2分,票房卻有1.69億。
這些年,除了郭老師和小岳岳經常露臉大銀幕之外,德云社里還有一位大佬也是大銀幕上的常客。
那就是于謙于大爺。
看來于大爺除了抽煙、喝酒、燙頭之外,還有一大愛好,那就是演電影了,還記得他在《戰狼2》里演得那個在非洲做生意的老板嗎?
其實,我這是白問,大家肯定都記得了。
上周五電影院上映了一部叫《老師·好》的電影,主演竟然是于謙大爺,而且他身邊還沒有郭老師和小岳岳。
我的第一反應是于謙大爺這次肯定是主演了一部通俗的故事片,而且光看海報上他的造型就知道他演得是位人民教師。
我猜中了開頭,但是沒有猜到結局,真沒想到于謙大爺可以毫不費力的就擔當起一部院線電影的核心男主,而且演得是這么的自然,這么的好。
原來他是一個被相聲耽誤的電影演員。
《老師好》這部電影里的于謙大爺的演技全程在線,塑造了一位具有家國情懷的古典主義知識分子形象。
他因為出身成分問題,考取了北大中文系卻沒有上成,最后只上了個師范,就留在了小縣城,混了個教書匠。
好多人說于謙大爺塑造的這個老師過于偉光正了,把老師這個職業過于理想化了。
說得沒錯,確實和時代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于謙大爺飾演的這位老師身上處處透著知識分子的氣場,他內心是堅定的理想主義者,對老師這一份職業有著崇高的使命感。
所以,他才能做到全心全意為學生著想。
我一直說,一行有一行的職業操守,干了老師就應該有個老師的樣子,至少應該是有愛心,不貪財的。
《老師·好》這部電影劇情緊湊,前半段笑聲連連,后半段又是淚點不斷,是一部合格的國產電影,值得收獲如今的口碑和票房。
據郭老師微博爆料,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他的徒弟張鶴欒,而且他們之前也合作過一部電影,那就是《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
看來于謙大爺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頭一回擔任男主的大電影還是留給了自家人,而且他還給請來一大幫圈中好友來客串,吳京就演了一位體育老師。
于謙大爺一出手,果然不出反響。
德云社也算是終于拍了一部及格電影吧。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