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健康 > 正文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鄺兵:打造“美食深圳”新名片 護航食品安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31日訊 從川菜到湘菜,從潮粵小吃到西北燒烤,從中式面點到西式簡餐……10月30日,深圳市華強北步行街迎來了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來自大江南北、流派紛呈的風味名吃和珍品異饌匯聚于此,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集美食與食品安全為一體的饕餮盛宴。

“‘安全’是底線,‘美味’是追求,舉辦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目的就是更好地促進日常消費尤其是夜間經濟活力,打造‘美食深圳’新名片。”在食品安全美食節期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鄺兵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采訪。

圖為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鄺兵在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開幕式上致辭。

鄺兵表示,2019年是深圳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各項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重要一年,通過打造美食節、加速供深標準體系建設、“一街一車一室一中心一基地”建設等多項舉措,深圳將更好地推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著力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聚焦食品安全 美食節“圳品”亮相

作為國內首個聚焦“食品安全”的美食節,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以“美食深圳 吃的放心”為主題,融合了食品安全科普內容,為市民奉獻了一場安全、美味、健康、環保的美食體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美食節現場看到,主辦方設立了深圳美食及食材、粵港澳大灣區食材、扶貧食材、食安科普、廚藝展示等板塊共100多個展位,不少一線餐飲品牌和老字號入駐,為前來參觀的市民們現場烹飪美味。活動期間,還開展了食全食美名廚、名店、名菜、名面點、名食材和明星監管員評選和食品安全科普活動,讓市民們在大快朵頤的同時還能“漲姿勢”。

“本次美食節以‘1+10+78+N’模式聯動全市各區參與: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福田區在華強北步行街打造活動主會場,并策劃實施‘深圳美食地圖’活動,匯集全市11個區78個街道85個分會場,廣泛發動食品安全示范街、街道、商圈、商戶參與,全城聯動挖掘夜間消費潛力。” 鄺兵向記者介紹,各區分會場還將舉行燈光秀、歌舞表演、舞獅表演、花雕藝術等活動。此外,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別打造了“星期三約個飯”、“九號查酒”、“大證點評團”等重點食安欄目作為美食節的同期配套活動。

作為亮點之一,備受社會關注的“圳品”也在美食節期間組團亮相。“為了滿足市民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深圳啟動了食品安全戰略工作,搭建了供深食品標準體系。供深食品標準體系是以國家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為基礎,結合深圳市居民膳食結構、經濟發展水平及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需求等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先進標準,以質量標準、源頭與過程管理標準為重點,覆蓋從源頭到終端全鏈條,安全健康綠色的食品標準體系。而‘圳品’就是那些最終通過檢測、給予標識的供深食品及食用農產品。” 鄺兵說。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已發布300余項供深食品標準及系列評價細則。自8月31日首批18個品種的“圳品”推出后,價格穩定,銷量皆有不同程度增長,深受市民群眾歡迎。鄺兵向記者透露,計劃在10月中旬到11月底,陸續開展第二批第三批“圳品”評價,適時進行貼標上市,讓在深圳工作生活的2000多萬市民吃得放心、吃得開心、吃得安全。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打造放心消費環境

自2018年5月起,深圳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打造讓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開展了多項積極有益的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據鄺兵介紹,在農產品基地建設方面,深圳完成市級“菜籃子”基地認定147個,2018年蔬果基地供應深圳55.56萬噸,農產品加工基地供應173.15萬噸,畜禽蛋奶基地供應1.66萬噸,水產基地供應0.73萬噸,有效保障食用農產品的穩定供應。

“熟食中心和長者飯堂”是深圳引入的又一個成功范例。在對新加坡和香港先進經驗進行吸收的基礎上,深圳以社區居民、工業園區和產業園區的員工為主要對象,規劃建設安全衛生、鄰近方便、價格實惠的熟食中心。鄺兵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目前已有9家“熟食中心和長者飯堂”投入運營,出品價格比市場低約10%,日均用餐人數12000人,社會反響良好。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想要查證家中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卻并不那么便利。為了讓市民零距離體驗食品安全,深圳在全市74個街道建成投入使用“一街一車一室一中心一基地”,率先實現街道級食品快檢全覆蓋。自運營至今,共完成快檢121萬批次,開展各類科普活動3700場,免費接受市民送檢5萬批次,銷毀不合格食品31噸。

2018年以來,深圳大力推進“陽光智慧餐飲”工程建設,全市11627家200㎡以上餐飲單位全部實現了“互聯網+明廚亮灶”。消費者、經營者通過手機掃碼即可查看后廚的實時視頻,實現了食品安全的“陽光下作業”。

此外,鄺兵向記者介紹,深圳全面實施了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改造活禽經營檔口3000個,全市范圍禁售活禽,日均銷售生鮮家禽32萬只,占全省銷售總量的60%。全市353家農貿市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和正在改造91家,此項工作將在2020年底全面收工。

  發展“夜間經濟” 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的10月25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打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促進消費提升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將進一步激發社會消費潛力,提振社會消費信心,推動消費高質量發展,打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對此,鄺兵指出,這一措施是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中央關于“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的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

“措施中提出強化標準引領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發展‘夜間經濟’‘美食深圳’,壯大消費新增長點、加大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加強消費領域監管執法、加強消費宣傳推介和消費信用體系建設等5大部分,以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支持新商業模式試水,鼓勵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發展,不斷豐富高品質、高附加值、多樣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消費提升,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鄺兵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

近日,國辦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其中,“夜間經濟”已成為很多一二線城市拓展新消費領域的重要抓手。鄺兵表示,深圳將進一步激發食品類消費,壯大“夜間經濟”、“美食深圳”消費新增長點。“我們以本次籌辦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為契機、加強餐飲品牌建設及供深食品認證工作、策劃實施‘深圳美食地圖’活動,挖掘夜間消費潛力,努力發展‘夜間經濟’、擦亮‘美食深圳’新名片。”

鄺兵表示,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著力履行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競爭、保障民生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四大職能”,努力實現標準質量提升、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質量安全監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高品質農產品保障、監管方式改革創新“六個全國先行示范”,著力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作出貢獻。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