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古平書法作品 攝影 周古平(點擊查看圖片)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著名作家周古平回首曾經的軍旅生涯,深情賦詩《感謝軍營》——“我從不抱怨,為啥沒有百煉成鋼,因為我是一捧泥土。感謝軍營,將我塑造成一件瓷器,無論放在哪里,都有個模樣,即使摔碎,也不會成為粉末。感謝軍營,將母親日夜思念的淚水,火性幻化成多彩的釉,灑在了兒子的肌體,讓我窯變成天然奇色,即使鋼鐵繡蝕了,軍瓷依然閃爍著窯火的精華。”
在建軍節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時刻,以詩言志,謳歌軍人,禮贊英雄,周古平堅持了47年。
1973年,周古平初入軍營,在山西實訓場上以《從軍行》銘記那奮戰疆場的一幕——“拉練兵車行,耳聞寒風聲。才跨內蒙山,又臥山西冰。測繪為打準,彈落敵喪身。白面變紅面,華夏添忠誠。”1978年,時任全軍學硬骨頭六連先進連隊指導員的周古平,在某演習陣地前沿的“貓耳洞”里,以長篇抒情詩“放飛思維的風箏”直抒軍人情懷——“我們是中國的士兵啊,我們有自己追求的人生——捐獻一生最美麗的光陰,換取億萬人民的安寧!”
1981年,為激發軍人像防護林帶樣堅韌達觀,周古平創作《林帶》——“有人說你不是當梁做柱的骨架,你回答:在沙漠中我也能撐起高樓大廈。有人說你平平庸庸只是吞風吐沙,你回答:馴服風沙就是我最大的造化……”為勵志崗位成才,周古平賦詩《永別了,嘆息》——“快到知識的海洋中游弋吧,不要在學問的寶庫外抽泣。”有感于軍人的默默奉獻,他創作《拽春的纖啊,根》——“沒有這纖,巨輪就難出逆境!華夏就沒有陽春!”2019年8月1日,周古平以《致軍營》直抒胸襟——“假如我依然年輕,想再進軍營,將熱血融入那偉大的靈魂,為祖國去鑄造戰爭與和平的神盾!”
“當過兵的人,要保持軍人本色,在回望軍人歲月中,保養自己的靈魂”,周古平感慨地說,“沒有過硬的軍人,就沒有過硬的軍隊。沒有強大的軍隊,就沒有強大的國家。謳歌軍人、禮贊英雄,是作家的良心和責任。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崇尚軍人和英雄,才會爭當軍人和英雄,我們這個民族才會英雄輩出!”(文 江發權)
周古平代表作(點擊查看圖片)
周古平代表作(點擊查看圖片)
周古平代表作(點擊查看圖片)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