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黃連素是萬能藥,既可以調脂又可以降糖。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慢病患者可以直接服用黃連素。
辟謠:
黃連素是從黃連、黃柏、三顆針等中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小檗堿。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腸道疾病,如急性胃腸炎、腹瀉等。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發現黃連素還具有降血糖、調血脂的作用。并且,科學家從動物、分子水平揭示了黃連素在調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抗腫瘤、抗炎、抗充血性心衰等多種“萬能”的機制。同時,黃連素的成本非常低廉,遠低于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傳統降糖調脂藥。這些利好使得一部分患者認為黃連素是“萬能藥”,得了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疾病,吃黃連素就夠了。
但事實并非如此。首先,黃連素作為降糖調脂藥還屬于“新藥”范疇。一個新藥的開發,從科研到臨床,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不僅需要經過臨床前動物、細胞實驗驗證其活性,還需要設計良好的大規模大樣本臨床試驗,驗證其有效、安全性。因為人體對藥物的反應差異巨大,只有樣本量足夠大,才能充分排除個體差異帶來的藥物療效差別。同時,任何藥物的療效都不能脫離藥物劑量來談及。據研究報道,黃連素的劑量在每天0.9g甚至更高時方有降糖療效。而黃連素作為胃腸炎藥物時,每日批準的劑量只有0.3~0.9g。更大的藥物劑量對人體安全性提出了挑戰,如導致服用者便秘等副作用。
進一步分析,目前的小規模臨床研究雖然證實了黃連素的降糖調脂效果,但并未對用藥劑量與降糖降脂效力作出更科學的評價,這恰恰是臨床治療中需要明確和精確判斷的。另外,如果用藥劑量過大,服用藥物頻次過多,對于需要長期服藥的慢病患者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因此,黃連素作為降糖調脂藥有前期臨床研究基礎的優勢,是一個有潛力的藥物。發現黃連素新的藥理作用也為老藥新用提供了廣闊的研究思路。但將黃連素作為治療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疾病的藥物,廣泛地應用于患者,還需要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及藥物綜合評價。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