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健康 > 正文

生豬產業迎政策“大禮包” 逆周期調節后何時翻盤

中國商報(記者 馬嘉)頭部上市豬企7月份的生豬銷售收入又下滑了。自生豬產能恢復至正常年份水平后,業績下滑、虧損成為生豬產業的標簽。值得關注的是,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提出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等一系列扶持措施,送來政策“大禮包”。面對市場行情下滑,預警不斷,生豬產業“逆風翻盤”的日子還有多遠?

頭部豬企7月虧損漸重

面對銷量下滑、同比負增長、虧損創新高的7月份成績單,上市豬企也許會感到十分頭疼。去年同期,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唐人神、天邦股份等頭部豬企紛紛取得了銷量、收入雙升的好成績,在“銷量最高”“銷售收入增速最快”方面比拼還十分激烈。而今年7月,誰能“虧損最少”,誰就能成為贏家。

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1日,已發布7月份生豬銷售情況簡報的十家上市豬企的生豬銷售價格仍在16元/公斤以下,低于行業成本線。這也意味著,對上市豬企來說,虧損的局面還在持續。另外,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前五大豬企銷量均在上漲,按照其銷售均價,銷量增加就意味著虧損加劇。

其中,業績曾一度領跑各大豬企的牧原股份首次出現銷售收入負增長,生豬銷售收入同比下滑13.3%。溫氏股份的養豬業務虧損或創新高,肉豬收入同比跌32.84%,按照溫氏股份7月份15.08元/公斤的銷售價格、22元/公斤的成本計算,每賣出一公斤生豬,溫氏股份就要虧損7元,僅在生豬這方面,溫氏股份單月的虧損就超過10億元。新希望的生豬銷量也已連續四個月環比下降,7月份銷售收入同比下降39.70%。

當前,行業悲觀情緒較重。上市豬企的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生豬市場行情未見樂觀。新希望相關負責人表示,年內生豬價格或有季節性小幅反彈,但長期來說已經處于下降通道。從過往豬周期的時長看,下行期至少還要持續一年。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歷史數據,預計下半年生豬價格可能還會繼續小幅上升,但是仍需保持謹慎態度;明年生豬價格的平均水平大概率比今年要低,預計明年上半年出現低點的可能性較大。

下行時期行業更需政策支持

生豬價格的漲落和上市豬企的業績均受“豬周期”影響。“豬周期”是指生豬生產和豬肉銷售過程中的價格周期性波動。豬肉價格上漲,養殖戶增加能繁母豬和生豬供給,造成生豬價格下跌。進而養殖戶減少供給,生豬價格重新上漲。生豬價格高了,消費者“吃不起肉”;生豬價格低了,養豬企業“養不起豬”。

為了緩解“豬周期”,穩定產能。8月6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銀保監會六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用5-10年時間,基本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市場周期性波動得到有效緩解,豬肉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

今年7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穩定生豬產能的措施。隨后,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再次強調穩定生豬生產。農業農村部也召開常務會議指出,隨著生豬產能恢復和豬價回落,要及時把工作重點轉到鞏固成果和緩解“豬周期”波動上來,探索建立穩定生產發展的長效機制。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實際上在豬價下行周期更需要這種穩定生產的政策。因為在豬價下行時期,由于虧損、資金的斷裂,養殖戶在生產管理中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這種局面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恐慌性的清欄,或者是由于對重大疾病的防控松懈導致產能加速下降等,而這些反應又帶來新一輪的產能大幅下降、豬價上漲。目前,政策的出臺能夠在市場機制條件下,利用經濟規律,合理有效地調節產能。”

逆周期調控機制來了

意見指出,要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以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為核心調控指標,建立異常變化自動觸發調控機制,保持能繁母豬合理存欄水平。

朱增勇表示,這次政策的出臺也是設定了兩個指標。一個是能繁母豬的生產同比下降超過5%預警引導。預警前及預警過程中,整個行業還是在市場機制的條件下。下降超過5%的時候,也表明如果一旦調減產能,產能下降的趨勢也會保持一段時間。政府發布整個產業鏈相關信息,能夠引導養殖戶在下降超過5%的時候作出反應,緩解未來產能過快下降的情況。

當前生豬價格下降過快,行業仍處于虧損狀態。根據“豬周期”規律,價格下行階段,一旦養殖戶減少生豬供給,此后一段時間,生豬價格將再度上漲。意見也指出,當本省(區、市)能繁母豬存欄量月度同比減少10%或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三個月以上時,各地可按規定統籌相關資金對規模養殖場(戶)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

“從整體措施來看,新出臺的政策與2019年國務院《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的相關政策一致且更精準,政策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有利于生豬產業發展。此次逆周期調控機制也結合了前期的政策調控經驗,出臺非常及時。從3月份開始,外購仔豬就處于虧損,6月份自繁自養進入全面虧損階段。當前生豬價格在小幅反彈以后,從7月第5周開始又有所回落。如果養殖連續虧損3至6個月,生豬的產能就又會出現明顯的下降。所以說,這次政策的出臺,較之前相比,也有明顯的優化,防止后期出現產能過快下降、生豬價格再度大幅上漲的情況。”朱增勇說。

逆風翻盤在何時

盡管政策助力生豬產業的發展,但目前生豬市場的走向尚未明朗。領跑行業的上市豬企的心態或多是“邊走邊看”。新希望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對公司而言,我們飼料、食品等業務板塊是在盈利的,總體資金情況也較為穩健,大股東沒有質押股份,雖然現在也面臨很大的周期壓力,但當前重點是專心做好內部生產經營與防疫,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努力渡過難關。”

溫氏股份方面也表示,一般而言,國家政策到省市縣落地存在時間差。公司后續將持續跟蹤各地政府出臺的政策文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向當地政府溝通對接。

這輪“豬周期”的下行周期何時結束?朱增勇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從現在狀態來講,很難判定下行階段是到2022年,還是到2023年結束。如果說產能調節速度相對比較慢,很可能下行周期會持續到2023年;如果產能調整比較快,可能會在2022年的上半年就達到了周期的低點,然后生豬價格或就開始進入下一輪周期了,同時周期內豬價波動幅度將會明顯減緩。

“政策的出臺也能夠起到緩解‘豬周期’過度波動作用。養殖戶在面臨豬價下行或者虧損的時候,不同的養殖戶有不同的反應時間。有些人可能虧損一兩個月就開始調減產能了;有些養殖戶可能虧損五六個月才開始調減產能。政策的出臺就是為了防止出現由于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在產業政策環境穩定的前提下,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讓養殖戶逐漸地去調節產能,同時穩步推進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和現代化轉變。”朱增勇說。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