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孔攝像頭的偷拍黑產鏈讓人觸目驚心。據報道,在售賣偷拍視頻的人那里,“230元45個家庭攝像頭資源,580元10個酒店攝像頭資源”,用來錄音、錄像、直播的應有盡有,“根據不同的勁爆程度,這些視頻資源明碼標價,收費從幾塊錢到幾百塊錢不等。”在某商家的朋友圈里,由針孔攝像頭改裝而來的香薰、臺燈、驅蚊器、充電寶、車鑰匙、剃須刀等物品赫然在目。
不法分子賺“黑錢”已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在針孔攝像機面前,個人隱私、個人信息蕩然無存,法律尊嚴也遭受踐踏。我國《民法典》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諸如“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等行為都在法律禁止之列。剛頒布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也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
對于那些借針孔攝像機拍攝視頻牟利的不法分子,理應為自己的貪婪、愚昧和盲動,付出應有的違法代價。
往輕里說,偷拍視頻是違法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往重里說,拿針孔攝像機偷拍視頻,更可能涉嫌犯罪,主要罪名可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等。根據《刑法》規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此外,對于不法分子,接受行政、刑事處罰也并不能免去應承擔的民事侵權責任。根據《民法典》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具體而言,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等。如果偷拍視頻造成對方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還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罰就要罰出痛感。不僅如此,除了令人憎惡的偷拍視頻者,這條黑色產業鏈上的生產銷售環節,也應在法律規制之下。根據《禁止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和“偽基站”設備的規定》,微型針孔式攝像裝置,以及使用微型針孔式攝像裝置的照相、攝像器材,均屬于竊照專用器材的范疇。對于非法生產廠商,應當順藤摸瓜、一查到底,堅決搗毀這些唯利是圖的黑作坊。
從目前看,網絡非法銷售也不能掉以輕心。在電商搜索平臺上,輸入網絡攝像頭、微小攝像頭等“擦邊詞”,查看商品頁面或者與客服攀談,很快便能找到一些私自銷售針孔攝像頭的賣家。對于電商平臺來說,加強監管不是屏蔽了幾個關鍵詞就可以,對于職能部門來說,真正的監管是壓緊壓實平臺責任,加強常態化執法檢查,最大擠壓不法分子的隱蔽操作空間。
一個社會文明的高度,不僅取決于技術的發達程度,更取決于法治的規制力度。面對針孔攝像頭泛濫成災的亂象,有關部門和電商平臺應當迅即行動、重拳出擊,依法嚴厲查處不法分子和廠商,有效維護好公民的合法權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